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碧爷爷故事集无弹窗 (1958年8月4日,主席乘坐专列从北京出,亲自到农村视察。第一站,就想看看徐水县。
要来徐水视察的消息,早在一个多星期之前县委就知道了,为了迎接来徐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大部分劳力、车辆,集中在铁路两旁和计划让看的地方;下边按军事编制,连、排、班负责人要明确;路两旁的庄稼不准有杂草,地里有人就得有红旗;县委内部“持不同政见者”被打到偏远的地方下乡,不准回城。关键是要把一切都安排得像报纸上和报告中写的那样真实,不露任何破绽。
张国忠应召走上专列去见。
很高兴地同张国忠握手。临行前,他看过谭震林和陈正人关于徐水工作情况的报告,成绩不小,尤其是这里创造的劳动组织军事化的经验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他没有想到县委书记竟是一位年轻人。
主席询问了徐水的土地、人口、生产和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体化”的情况。张国忠一一做了汇报。
主席非常满意,说:“民兵连这个形式好。搞工业,搞农业,难道比打仗还厉害吗?还有比在枪林弹雨里更难的事吗?蒋介石的8oo万军队怎么样?我们不是照样消灭了他!要搞全民武装,给民兵枪。”
干部们快地记录着。
“到你们县里去看看农业社好吗?”提议。
张国忠立即欢迎下车。
这是1958年8月4日下午4时零5分,走下专列,踏到徐水的土地上。
八月骄阳似火,暑气蒸腾。主席身穿白布短袖衫,头带大草帽,精神奕奕。他和随从们在河北省委书记解学恭等党政干部的陪同下,步出徐水火车站。站前小广场矗立着一幅巨大的标语牌,上面画着徐水县三年进入的平面规划图。墙壁都用石灰刷得雪白,写有大字标语:“中国万岁!”、“万岁!”、“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十五年赶英国!”、“一天等于二十年!”、“苦战三年,进入!”;有的墙壁上还画着漫画:比大象还肥大的肥猪,四个人抬着一棵大白菜,高大的玉米直**云,大如牛的肥猪挤破了圈,小孩坐在大南瓜上玩耍。
高音喇叭里播唱着高亢的歌曲:“五八年那个呼嘿,大跃进那个呼嘿,跃进的歌声西哩哩刷拉拉胡噜噜嘿,震天响那么呼嘿!……”“总路线,红旗飘,六亿人民心一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生产建设掀。……”“戴花要带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
乘汽车下乡视察,沿著瀑河往东缓缓行驶,主席望着茁壮的、丰收在望的庄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这庄稼长得不错嘛!”
“我们计划今年全县夏、秋两季要拿到12亿斤粮食,平均亩产达到2ooo国忠与同车,一路上,不断把他的宏伟目标报告给听:计划亩产2oooo斤的谷子卫星;计划亩产1oo万斤的山药卫星---山药秧子都是用飞机运来的……
汽车路过一排猪舍,张国忠向介绍:这里养着计划长1ooo斤的“卫星猪”,说是把猪的甲状腺割了,让它吃了睡,睡了吃,就可以多长膘。
下午4时半,的汽车到达大寺各庄。
走进会议室,先被墙上的各种锦旗所吸引,他满有兴致地依次看了锦旗、奖状和宣传画,回头问农业社社长李江生:“你们农业社叫什么名称?”
李江生答:“叫第八瀑河农庄。”
“农庄?”沉吟了一下,“还是叫人民公社好。”
人群里顿时出一阵“呀呀”的赞叹声.“今年的麦子收成好吗?”笑嘻嘻地望著满屋子激动、拘谨的庄稼人问。
李江生:“很好,比哪一年都强。”
:“每亩平均多少斤?”
阎玉茹(农业社党社支书):“754斤。”
高兴地“啊”了一声:“不少呀!”
又问秋季预产情况,问了社里的问县里的。
张国忠说:“今年全县夏秋两季要拿到12亿斤粮食,平均亩产2ooo斤。主要是山药高产,全县共种了山药35万亩。”
主席听了,不觉睁大了眼睛,笑嘻嘻看了看屋里的人,说道:“要收那么多粮食呀!”这时候,主席想起了张国忠在路上汇报的本县的情况,就伸出大手,掰着手指算账一般地说:“你们夏收才拿到9千万斤呢,秋季就能收11亿斤呀!比夏收高出十几倍,有把握吗?”
“有把握!”张国忠语气很肯定,“我县山药都是卫星田!”
“你们全县31万多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呀!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大家一时被主席问住了。
“我们粮食多了换机器。”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45、主席视察徐水县-->>(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