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45、徐水县“大跃进”出经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碧爷爷故事集无弹窗 (徐水县是河北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县城坐落在北京通往保定的铁路线上由于有了一个“敢想敢说敢干”、勇于“标新立异”的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使得徐水在1958年成了一颗举世闻名的耀眼的“流星”。

    1958年2月,中央书记处书记、主管农林的副总理谭震林来到河北保定,听取河北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汇报。在他听完张国忠的汇报后,马上给予肯定,加以赞扬。几天后,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兼国务院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陈正人,便奉命来到徐水,帮助徐水总结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写出了《河北省徐水县实现农田水利化情况的报告》。3月14日,陈正人参加成都会议时把《报告》转呈给主席。

    《报告》说:徐水从1957年11月起,苦战三个月,已经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徐水县委在领导兴修水利的经验是:(1)在群众面前,先强调思想大解放;(2)作风战斗化,说做就做,坚持到底;(3)树先进、学先进、赶先进;(4)强调加强第一线,强调一切工作深入现场;(5)坚持个人负责与集体领导相结合的原则;(6)努力使中心任务与各部门工作相结合。

    主席看了报告,批示道:“徐水县的经验普遍推广。”

    195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表了《河北省委关于徐水县委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领导经验的总结》。徐水县委领导大跃进的经验是什么呢?从其内容上可以概括出四点:(1)敢说大话。如,“前人不敢想的事,我们现在做到了!”“思想不冻地不冻”,“心硬地就软,心软地就硬”,等等;(2)开创了大兵团作战的先河。徐水全县仅有31万人口,劳动力不足1o万。但是,在兴修水利中却组成了一支“平时1o万人,多时13万”的劳动大军,“转战三河两岸和山地、平原”,在干部的指挥下,以强劳动的方式,“白天赶太阳,夜晚追月亮,黑夜当白天”地突击县委下达的任务,这是“扭转乾坤的决定力量”。这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很快转变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

    (3)狠抓辩论斗争。对大跃进有怀疑、抵触或怠工、执行命令不力者,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45、徐水县“大跃进”出经验-->>(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