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45、徐水县“大跃进”出经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就要开会辩论、斗争,“大事大辩,小事小辩。即较小的问题,就在较小的范围内辩论;带有普遍教育意义的问题,则在较大的范围大辩论”,拿出几顶大帽子,不怕你不屈从。辩论斗争,一抓就灵,“辩论前,14oo民工14天只开渠3oo米;辩论后,1ooo民工3天就开渠5oo米。”

    (4)教育社员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共社员的产。“如,南隆善乡打井无麻,有钱买不到,就动社员群众讨论,各户共拿出好麻125o斤,麻绳65o条。为了解决水利物资(打井器材等),经过动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总计干部、群众在自愿的原则下投资665万元。有的自愿把分红和准备盖房的钱投了资。有的自愿把多年未露面的宝藏也拿出来投资搞生产。”

    在兴修水利、深翻土地种麦工作中,打破了地界,把全县十多万劳力组成像军队那样的团、营、连、排、班组织,实行劳动协作,大兵团作战。基干民兵是骨干,劳动练兵两不误;要求社社办公共食堂、托儿所、敬老院、缝纫厂,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县委提出的口号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7月1日,张国忠召开全县紧急电话会议,要动一场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大革命。其核心就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要作到全民皆兵,思想行动一致;要以党的组织为核心,把全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挥党员、团员和民兵的作用。乡、社、队都要实行军事化的编制,乡要建立社会主义跃进兵团,总指挥(司令员)、政委、后勤部主任等职,由书记、乡长出任;村(社)要建立营、连、排的组织;每个村(社)为一个营或一个连,支书、社长分任教导员(或指导员)、营长(或连长)和后勤部主任。每个排要有政治干事,负责掌握思想情况和组织辩论;后勤部主要负责食堂、幼儿园、托儿所、被服厂、洗衣局、粮食加工厂等工作。乡要划分若干战区,乡党委分片包干。

    全县共建立了93个团、229个营、1o99个连、3365个排。有的乡还根据劳动力的强弱和年龄的大小,组成“青年火箭排”、“壮年跃进排”、“妇女突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45、徐水县“大跃进”出经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