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碧爷爷故事集无弹窗 “阶级、阶级矛盾、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是分析解决问题惯用的模式。
领导时期,每个人都要贴上两条“阶级标签”:家庭阶级出身和本人阶级成分。
农村户口的人,其家庭出身就是土改时他的家庭被划的阶级成分,分为地主、富农、上中农、中农、下中农、贫农等。如果你的家庭被划为地主(或贫农),那么,你的家庭成分就是地主(或贫农)。家庭出身随着血缘而向下传递;本人成分没有什么严格标准,通常是这样理解:地主、富农家庭的人,当家人(参与剥削的成年人)本人成分就是地主分子和富农分子,一般成员(没有参加剥削的子女)如果还在家当农民(农村户口),个人成分就是“地富子女”(后来把所有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地富分子除外,一律叫“可教育好子女”);对于农民,个人成分和家庭成分相同,就是说,你的家庭成分是贫农,你的个人成分也是贫农。
这个“阶级成分”非常重要,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那时候填写任何表格(户口本、选民登记表、入学登记表等),都有“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这两个栏目必须填写,不许隐瞒。如果隐瞒,就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被查出后,将受到严厉处分。
农村中的阶级敌人是“四类分子”,即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1957年反右运动后,又出现了“右派分子”,合称“五类分子”。严格说,只有戴帽“五类分子”才是敌人,属专政管制对象,但是一来运动,许多地方也就不管“戴帽”还是“摘帽”了,统统是敌人。在文革期间,这些人也被称作“牛鬼蛇神”、“黑五类”。
四类分子中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由于本人成份而成为“分子”的,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地主分子和富农分子,这些人的后代的家庭出身是地主或者富农。另一类是由于自己的行为而成为“分子”的,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右派分子,这些人本人成份比较复杂,可以是贫下中农,也可以是地主富农或者其他成份。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不是成份,他们的亲属被称为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家属。
反革命分子有现行反革命和历史反革命之分。所谓现行反革命,就是解放后犯有反革命罪行的人。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列举的反革命罪行有: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策动、勾引、收买公职人员、武装部队或民兵进行叛变、持械聚众叛乱的主谋者、指挥者及其他罪恶重大者;间谍或资敌行为者;参加反革命特务或间谍组织;利用封建会门,进行反革命活动者;以反革命为目的,策谋或执行破环、杀害行为;以反革命为目的,有挑拨、煽惑行为;以反革命为目的偷越国境者;聚众劫狱或暴动越狱,其组织者、主谋者、积极参加者;窝藏、包庇反革命罪犯者。
所谓历史反革命分子,是指在解放前反对**革命的敌伪骨干分子。比如反革命特务分子;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动会道门头子;蒋伪军政官吏(一般是县团级以上)。
坏分子的标准很笼统,通常认为,除了残余反革命分子外的流氓、盗窃、纵火、凶杀、抢劫、诈骗、**犯以及那些严重违法乱纪和破坏公共秩序的罪犯,都称为坏分子。
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和右派分子,有“戴帽”和“摘帽”之分。“戴帽”的,就是敌人,没有公民权,是专政对象。“摘帽”的,就是“被改造好了”,属于人民范畴,有了公民权,不再是敌人。这“戴帽”、“摘帽”大权,掌握在村里干部手中,虽然批准权在区(或县)政府。只要村里上报,一般都批准。尽管摘了“帽”,“摘帽”者本身也是一种阶级标签,所谓的“摘帽右派”,其社会地位高于没有“摘帽”的右派分子,但是还无法真正成为普通民众。
“四类分子”的帽子,是党员干部整人的法宝。如果想整你,就可以弄一顶帽子给你戴上,这就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连家属都要受到株连。由于坏分子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48、 抓阶级斗争整“四类分子”-->>(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