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做好工作,因此群众失去信心,普遍反映:县委只办社,不管社。“去年县委决定改制15万亩,干部和群众都接受不下去,县委硬压的结果,荒芜了15ooo亩良田,很大一部分土地收成很少,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全县粮食收入比1955年减产22%。合作社的劳动报酬很低,去年每个劳动日最高七角二分,最低五分四厘,平均只三角三分。”闹事中间,县委在惊慌失措之下,没有耐心地坚决地教育干部相信群众的多数,在群众中进行耐心的艰苦的工作,在巩固多数社员的前提下允许少数社员退社;而是片面地允许退社,并由县人民委员会出通告说明“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想以此来缓和矛盾。结果起了很坏的作用。出通告前全县入社农户尚占46%,而这以后继续退到只占华根据调查的事实,举出东岭乡后丁村一个47户的合作社为例,说明该社开始因为账目不清、干部作风不民主和经营管理等问题,有九户闹退社,并打了干部。当地的干部领先动贫农和下中农,把问题交给全体社员讨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接受社员合理的意见,在多数社员思想上划清界线后,允许坚持退社户退社,结果只有两户退社,整个合作社因之巩固下来。因此,他认为,“运用这一经验,在未闹事的地方,主动做好工作,也是完全可能防止闹事的。”8月3o日,江华在仙居向台州地委并报省委作了《关于仙居县群众闹事问题的报告》。江华在仙居蹲点处理群众闹事的实践活动,对全省其他地方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当年9月14日,省委同意这个报告,并将报告上报中央和上海局,同时转各地、市、县委。
江华的亲临指导,帮助仙居县委提高了认识。县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干部右倾思想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在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提出恢复合作化,在组织人事方面也作了初步调整。到年底,入社农户恢复到占全县总农户的9o、4%。当年的粮食产量和生猪的饲养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和31、8%。在江华的关心和支持下,仙居动工兴建总库容645立方的西岙水库,并将仙(居)缙(云)公路列入省交通厅的计划,于当年11月动工,次年4月建成通车。
1957年8月8日**中央出《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仙居县就将某些带头闹退社的农民也划定为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逮捕9人、拘留42人。经过这次政治打击,把退社风潮镇压下去了。
再看安徽的无为县。
1955年春,全县成立了111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久,表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论述,县委对合作化运动由“小脚女人”的步伐,一下变为风驰电掣的快车,全县一气呵成“社会主义合作化”。这时,全县最大的高级社白茹洲高级农业合作社,在原来的1o6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小社基础上自愿联合起来,不顾客观情况,取消土地分红,实行完全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加之当年的收成很不理想,以致农民家庭收入寥寥无几。不少人在秋后即缺米少柴,随之纷纷要求退社,有的成群结队抢分集体的存粮;有的硬行私分集体保留的稻种;有的公开责怪政府,咒骂干部。一时人心惶惶。
省、地派来了工作组,进行整社,“对富裕农民的资本主义思想和干部、党团员中的右倾保守、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平均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都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在整社期间,还派来了一位华东地区一级宣传员xxx,他在一次万人群众大会上提出。谁要退社,政府将和他把帐算清楚:有大军渡军时的损失帐;刚解放时的救灾账;几年来的救济贷款账;成立农业社时的贫农合作基金账;全国各地派来救灾医生,从云南、四川等地调来大米和种子的各项费用账…
把老实的农民说得目瞪口呆,一个个只得背地叽咕;“原来说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现在又变卦了。”从此再也无人要退让了。
规定的“社员有退社自由”成了一句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