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章 新郑风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次会议。

    “巨子希望我们找到一条融合之路,”

    李胜看着会议上的众人,这里不仅有墨家弟子,还有法家弟子,他们都是秦国治理新郑的官员队伍中的一员。

    他在会议上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我们墨家并非是来阻拦各位实行秦法的,而是如何在秦法的框架内,更好地践行我墨家之道,切实减轻百姓负担,解决他们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几件具体的事情入手。”

    他们选定了几个试点方向。

    一是利用墨家的组织和技术优势,帮助农民改进农具,兴修小型水利,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秦法严格的赋税要求。

    二是在城中设立调解之所,由墨家弟子中有威望者出面,对于一些民间细故纠纷,尝试在诉诸严苛秦法之前进行调解化解,既维护秩序,又保留人情。

    三是组织墨家弟子中的医者,定期为贫苦百姓提供义诊……

    这些举措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与秦法的直接冲突,也避开了与法家弟子争夺权力,而是在其框架下进行补充和润滑。

    推行过程中,荆轲的帮助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位看似放荡不羁的墨家统领,在新郑的市井江湖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庞大的人脉。

    他的朋友众多,从酒保货郎到游侠头领,甚至一些底层秦吏也与他有交情。

    当李胜需要推广新式农具时,荆轲能找来最好的铁匠;当调解纠纷遇到地头蛇阻挠时,荆轲往往一句话就能让对方卖个面子;甚至当义诊需要药材时,他也能通过某些渠道用较低的价格搞到。

    这就是政治的意义,虽然李胜他能够凭借拳头强行将事情办成,但是效率肯定要低很多,而且难免有阳奉阴违的事情发生。

    “哈哈,李胜兄弟,你这些想法不错,办实事!比那些整天空谈什么‘兼爱非攻’的强多了!”

    荆轲在一次帮忙后,拍着李胜的肩膀笑道。

    “有事尽管开口!这新郑地界,我荆轲还是有些办法的。不过嘛…”他又拎起了酒壶,“办完事可

第七十章 新郑风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