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章 新郑风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次日清晨,在新郑城安顿下来的李胜,并未急于立刻大刀阔斧地推行变革。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懂,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他同样知道,尤其是在韩国故地这样形势复杂的地方,一个操作不好,说不定会给墨家带来负面影响。

    在墨家政长石的协助下,他首先花费了数日时间,深入新郑市井乡中,细致地考察民情,与当地的墨家弟子,普通百姓,甚至一些底层秦吏进行交谈。

    他所见到的,是一个处于剧烈转型阵痛期的社会。

    秦法以雷霆万钧之势取代了旧韩的律令,其严密和高效确实带来了秩序,但也因其严厉和在某些方面的不近人情,使得许多适应了旧有生活方式的庶民倍感压力。

    韩国旧贵族的势力虽被剪除大半,但其盘根错节的影响仍在,尤其是对土地,商业和一些地下产业的暗中操控并未完全停止。

    百姓们既畏惧秦法的严苛,又对过去韩国贵族横征暴敛,吏治腐败心有余悸,普遍处于一种迷茫和观望的状态。

    “秦法虽好,但动不动就砍手砍脚,罚做刑徒,实在是让人提心吊胆啊。”

    一位老农这样对李胜抱怨。

    “以前的贵族老爷欺压我们,现在的秦吏倒是不贪了,可一点情面都不讲,交不上税赋就得抓去服劳役,这日子…”

    一个小商户叹息道。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乱世用重典!没有秦法,这新郑城哪能这么快就安定下来?至少现在敢出门了,也没那么多贵族子弟当街纵马伤人、盗匪横行的事情了!”

    新郑当年被韩国吞并前夕,烧杀抢掠之事常有发生,城未破,城内早就乱成一团糟了。

    李胜仔细地听着,记录着,分析着。

    他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秦法的推行过于刚性,缺乏缓冲和变通,而墨家“兼爱”、“非攻”、“节用”等理念,恰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种刚性,为其注入一丝温度和灵活性。

    他与石以及几位当地的墨家骨干进行了多次商议,最终联合治理新郑的秦吏召开了

第七十章 新郑风起-->>(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