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涪城宴会那虚伪的觥筹交错之声,仿佛还在耳畔残留着余响,混合着酒肉的腻香与言语间的机锋,尚未在秋风中彻底消散。然而,魏公刘湛麾下那架以钢铁、烈火与意志铸就的战争机器,已然毫不留恋地碾过了那片充斥着妥协与交易的土地,再次发出低沉而恐怖的轰鸣。
庞大的军队,如同一条终于挣脱了最后一丝缥缈束缚的玄色巨龙,沿着涪水南下。无数双穿着厚重军靴的脚,踏在开始变得肥沃的成都平原土地上,步伐整齐划一,沉重而坚定,震得道旁即将成熟的稻田都微微颤动。龙首所向,正是那座矗立在平原北缘,被誉为“益州咽喉”,也是通往成都最后一道、也是最坚硬一道军事壁垒的坚城——雒城。
与葭萌关依仗巴山蜀水的险峻奇崛不同,也与涪城凭借水陆要冲的商贸繁华迥异,雒城的可怕,在于它是一种纯粹的、为战争而生的、带着冰冷金属质感的坚固。
巨大的青砖与三合土层层夯筑的城墙,高达四丈有余,巍峨如山岳横亘,沉默地矗立在逐渐开阔的平原之上,投下大片令人窒息的阴影。墙体上布满了岁月和以往战火留下的斑驳痕迹,像是一位身披百创旧甲、默然肃立的老兵,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凛冽气息。墙头雉堞如锯齿般排列,其后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弩箭发射孔和瞭望哨。
引沱江之水而成的护城河,宽阔得超乎想象,河面在秋日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幽暗不明的光,水深难测,水下恐怕还布有尖利的木桩铁藜。吊桥早已高高升起,粗大的铁索如同巨蟒缠绕。城门是以厚重的百年铁桦木制成,外覆铁皮,铆钉如星,看上去即使用烈火焚烧三天三夜,也难以撼动分毫。
城头之上,“张”字将旗与益州的官旗在愈发萧瑟的秋风中猎猎作响,旗帜边缘已被风撕扯出些许破口,却更添几分不屈的顽强。守军将士盔甲鲜明,兵器擦得雪亮,沿着城墙密密麻麻地肃立着,如同铁铸的森林。滚木、擂石堆积成小山;一口口大铁锅里,粘稠的、冒着刺鼻白烟的金汁正在被烈火持续加热,翻滚着令人作呕的气泡;弩床的绞弦已经上紧,粗如儿臂的弩箭闪烁着寒光;还有烧沸的热油、备用的箭矢……一切守城物资,都充沛得让人心惊。整座城池,从里到外,都透出一股同仇敌忾、誓死一战的决绝气息。
这一切森严的守备,都源于一个人——雒城守将,张任。
张任,蜀中名将,正值壮年。他面容刚毅,线条如同刀削斧劈,浓眉之下,一双虎目开阖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此刻,他身着一套擦得锃亮的玄色铁甲,外罩一件半旧的蜀锦战袍,袍角沾染了些许尘土,却更显风霜。他正按剑巡城,沉重的战靴踏在城砖上,发出稳定而有力的“哒、哒”声,这声音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节奏,安抚着,也震慑着城头每一位守军的心。
他的目光,如同最锐利的鹰隼,缓缓扫过城外远处那开始隐隐显现的魏军先头斥候的身影,扫过城墙每一处垛口,每一架守城器械,甚至每一名士兵的脸。看到有士兵面露紧张,他会停下脚步,用力拍拍对方的肩膀,声音沉稳如铁:“怕什么?魏军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一刀砍下去,照样是个死!我等身后,便是成都,是父母妻儿!雒城在,则成都安!主公以重任相托,我张任,必与诸位同生共死,与雒城共存亡!”
他的话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信念感和强大的感染力。士兵们望着主将坚定无畏的眼神,心中的惶恐似乎也消散了不少,纷纷挺直了腰杆,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然而,当张任转过身,独自望向南方成都方向时,那刚毅的眉宇间,却难以抑制地掠过一丝深沉的忧虑与悲愤。涪城“会谈”的消息早已传来,刘璋那近乎跪地求饶的懦弱表现,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
“主公啊主公……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他在心中无声地呐喊,握着剑柄的手因用力而指节发白,“我益州带甲十余万,山川险固,纵使魏军强悍,未尝没有一战之力!怎能……怎能如此轻易便将祖宗基业、将士热血,拱手让人?!”
他对刘璋有知遇之恩的忠诚,但与生俱来的武人骄傲和捍卫疆土的责任感,此刻在他心中激烈交战。最终,后者占据了绝对上风。他猛地深吸一口气,将那股悲愤强行压下,转化为更加坚定的斗志。
“即便主公……有所抉择,但我张任,身为军人,守土有责!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魏军轻易踏过雒城半步!”他对着苍茫的南方,在心中立下了誓言。这誓言,带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与此同时,魏军主力已然抵达雒城以北十里,开始安营扎寨。连营绵延数十里,旌旗招展,刀枪的光芒在秋日下闪烁,如同在地上铺开了一片金属的海洋。中军大帐内,气氛与城头的悲壮决绝不同,这里充满了凌厉的进攻欲望,却也带着审慎的考量。
“主公,末将回来了!”周仓大步流星地闯入帐内,带起一阵风,他黑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气,抱拳道,“那张任,真他娘的是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末将按您的意思,派了能言善辩之士前去劝降,许以高官厚禄,结果那使者刚到护城河边,话还没喊完,城头就是一蓬乱箭射下来!差点就把人给射成刺猬!要不是那小子跑得快……哼!看这架势,是铁了心要跟咱们死磕到底了!”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沙盘上雒城的模型。
郭嘉懒洋洋地靠在一个锦墩上,手里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银质酒壶,闻言,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嘴角却勾起一丝讥诮的弧度:“硬骨头?硬骨头才好,啃下来才香。要是都像刘季玉那样,一吓就瘫软如泥,这益州打得还有什么滋味?正好,也让咱们这些从北地打到中原的儿郎们,见识见识蜀中硬汉的成色,活动活动筋骨,免得久了不打仗,手脚都生锈了。”他语气轻松,仿佛在谈论一场即将开始的游戏,但那双偶尔开阖的眸子里,闪烁的却是如同冰雪般冷静锐利的光芒。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一如既往的从容平静,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审慎。他目光落在沙盘上那被特意标注得异常坚固的雒城模型上,缓缓道:“奉孝兄所言不无道理。然,张任此人,忠勇之名非虚,治军严整,更难得的是,其麾下乃蜀军真正之精锐,非葭萌关、涪城之守军可比。且观此城,城高池深,储备充足,防御体系完备。强行硬攻,即便能下,我军伤亡……恐难以估量。”
他顿了顿,羽扇指向雒城侧翼及后方:“然,其亦非无懈可击。孤城困守,外无必救之援,内……人心未必铁板一块。亮以为,可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攻数日,一则挫其锐气,消耗其守城物资与兵力;二则,吸引其全部注意力于正面。同时,可效法葭萌关故智,遣甘兴霸将军,率精锐斥候与敢死之士,利用夜色、地形掩护,探寻城墙薄弱之处,或疏通之旧道,或寻觅守军懈怠之机,尝试潜入,内外夹攻。亦可辅以流言,乱其军心。”
刘湛一直沉默地站在沙盘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雒城的位置,发出笃笃的轻响。他目光冷冽,如同两汪深不见底的寒潭。听完众人的意见,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
“雒城,必须拿下!而且要快!”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在帐内回荡,“拖延日久,则成都城内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恐生异心,甚至可能给汉中的张鲁,或是其他蛰伏的野心家可乘之机!既然张任欲以孤城彰显其忠勇,欲以血肉之躯阻挡我大军锋镝——”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周仓、徐晃等一众摩拳擦掌的将领,声音陡然提高,如同出鞘的利剑:“那我等便成全他!让他知道,在绝对的实力和大势面前,个人的勇武与忠贞,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周仓!徐晃!” “末将在!”两员虎将踏前一步,声若洪钟。 “命你二人,即刻督率工匠营及辅兵,伐木取石,全力赶制攻城器械!云梯要最高最稳的!冲车要最坚最重的!投石机,给孤造得越多越好!三日!孤只给你们三日时间!三日后,卯时正点,全军攻城!” “诺!末将等必不辱命!”周仓和徐晃抱拳领命,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
命令既下,整个魏军大营如同一个被投入巨石的深潭,瞬间沸腾起来!工匠营的区域,炉火日夜不息,映红了半边天空,叮叮当当的铁锤敲击声、锯木声、号子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喧嚣而充满力量的交响。巨大的原木被拖拽进来,在工匠们手中迅速变成高大的云梯、包裹着湿泥和铁皮以防火攻的冲车、以及需要数十人才能操作的、如同巨兽骨架般的投石机。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的清香、钢铁的腥气以及炭火的灼热。
普通的士卒们则抓紧时间磨砺刀剑,检查弓弦和甲胄的每一处连接。低级军官们反复演练着攻城时的队形变换和协作。一股浓烈的、混合着期待、紧张与嗜血渴望的战前气氛,在军营的每一个角落弥漫、发酵。
与此同时,雒城之内,同样是一片忙碌景象,却带着一种悲壮的压抑。张任下令征发城内所有青壮民夫,进一步加固城墙,特别是容易被投石机集中轰击的墙段,用泥土和沙袋进行填充加固。护城河外的所有障碍物被清除,以扩展守军的射界。更多的滚木擂石被运上城头,金汁日夜不停地熬煮着,那恶臭的气味甚至飘到了魏军营地方向,仿佛是一种无声的挑衅。
张任每日依旧巡城不止,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段可能出现危险的城墙。他不再多言,但那沉稳如山的身影和坚定如铁的眼神,本身就是对守军最好的激励。他甚至在城楼召集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做最后的动员,没有慷慨激昂,只有冷静到残酷的分析与决绝的命令:“……诸位,无需心存侥幸。魏军势大,此战,九死一生。但,雒城之后,便是成都平原,无险可守!为了我等身后家园父老,为了军人之荣誉,唯有死战!凡临阵脱逃、畏缩不前者,无论官兵,立斩不赦!凡有斩获、击退登城之敌者,重赏!我张任,誓于雒城共存亡,尔等,可愿随我?”
“愿随将军!死战不退!”军官们红着眼睛,低吼回应,声音压抑却充满力量。
三日时间,在双方这种疯狂而压抑的准备中,飞速流逝。雒城内外,仿佛两个巨大的、充满引信的炸药桶,只等待那一星火花的迸溅。
第三日,夜晚。罕见的,连秋虫都噤了声。乌云缓缓遮蔽了星月,天地间一片墨黑。魏军大营中,火把早早熄灭,只有巡逻队沉默走过的身影和兵甲摩擦的细微声响。士卒们早早被命令休息,但许多人躺在营帐里,睁着眼睛,听着自己咚咚的心跳,难以入眠。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沉重,那是数十万人凝聚的杀气,几乎要化为实质。
城头之上,守军同样枕戈待旦,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映照着一张张紧张、疲惫却又强行支撑的脸庞。张任身披大氅,按剑立在城楼,望着北方那片无边无际的、仿佛吞噬了一切光线的黑暗,他知道,黎明到来之时,便是血火染红这片天地之刻。
第三日,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魏军大营中,没有往常拂晓时分应有的嘈杂与忙乱,只有一种令人心悸的死寂。火把早已按要求熄灭,庞大的营寨仿佛一头匍匐在黑暗中的巨兽,收敛了所有声息,只待雷霆一击。然而,在这死寂之下,是数十万人压抑到极致的呼吸和奔腾的热血。士卒们早已起身,在军官低沉而严厉的指令下,沉默地检查着最后的装备——束紧甲绦,磨砺最后一次刀锋,将箭囊插到
第七十二章 雒城鏖兵-->>(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