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讨点削下来的苹果皮:
“李哥,有苹果皮吗?孩子喜欢嚼着玩。” 苹果皮干净又不花钱,笑笑能坐在推车里嚼半天,偶尔还会举着一小块苹果皮递到他嘴边:“爸爸,吃。”
店里的货箱堆得快到天花板,大多是装童装的纸箱,林凡却特意在角落腾出一平方米的地方,铺了块灰色旧地毯 ——
是他从旧货市场花 10 块钱买的,边缘有点脱线;地毯上放着笑笑的布偶熊和塑料积木,布偶熊的一只眼睛掉了,他用黑色纽扣缝了上去,积木少了两块,是笑笑上次玩的时候弄丢的。
有次王猛帮他看店,让他带笑笑去打流感疫苗。他兜里揣着皱巴巴的 100 块钱,全是 5 块、10 块的零钱,是攒了 3 天的营业收入,在医院走廊里反复看价目表 ——
疫苗费 148 元,差 48 块。他在走廊里徘徊了 5 分钟,才给王猛发消息:“能不能先借我 50,疫苗钱差一点,下周还你。” 王猛后来跟居委会的人说:
“林凡从来没跟我提过家里难,但我上周去他店里,看到他给笑笑冲奶粉,总挑最便宜的袋装,10 块钱一小袋,够喝两天;
他自己中午就啃个干面包,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渴了就喝店里的自来水。”
遇到需要去市区谈童装供货的业务,林凡更是提前几天就焦虑:
他要先跟住在对门的张婶说好,让她帮忙照看笑笑到晚上 8 点 —— 张婶是退休的幼儿园老师,家里孙子和笑笑同岁,两个孩子能一起玩,张婶还会给笑笑讲故事;
还要把笑笑的奶粉、换洗衣物分装在保鲜袋里,每个袋子上写着 “中午穿”“晚上穿”,连冲奶粉的水温都要在便签上写得清清楚楚:
“先放 30ml 凉水,再加热水到 40℃,舀 2 勺奶粉,摇三下,别摇太狠,会有气泡。” 有次他谈完业务赶回来,已经晚上 7 点半,刚到张婶家门口就听到笑笑的哭声。
推开门一看,张婶正抱着哭唧唧的笑笑哄:“笑笑乖,爸爸马上就回来,你看这是爸爸早上给你留的饼干,还有一块呢。”
笑笑看到他,哭声立刻停了,伸着胳膊要他抱。林凡心里一酸,掏出兜里仅有的一颗水果糖 —— 是下午谈业务时对方给的,他没舍得吃,剥了糖纸递给女儿,看着她含着糖笑,眼眶有点红。
林凡的童装样品,也带着 “穷人家的用心”。他和王猛每周六早上 6 点就起床,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去城郊的童装厂挑尾货 ——
尾货是面料没问题但有轻微瑕疵的衣服,比如领口有点歪、印花少了个角,价格比正常批发价便宜 40%,一件外套正常批发 50 元,尾货只要 30 元。
每次拿到新样品,他都会先给笑笑试穿:2 岁多的孩子说不出 “面料硬”“缝线硌” 这样的话,只会扯着衣服领口哼唧,或者在地上爬两圈,要是衣服磨皮肤,就会哭闹着要脱。
有次他们拿了批蓝色的连体衣,笑笑穿了没十分钟就开始哭,小手一直抓着袖口。林凡赶紧把衣服脱下来,翻到里面看,才发现袖口的缝线没处理好,有个小线头翘着,磨得孩子皮肤发红。
他连夜坐在客厅的小桌子前,用小剪刀把缝线一点一点挑松,又用之前修家具剩下的细砂纸轻轻磨袖口边缘,磨了二十多分钟,直到用手摸起来光滑了才停。第二天再给笑笑穿,孩子果然不闹了,还穿着连体衣在地上爬来爬去,嘴里喊着 “爬爬”。
后来这批连体衣在店里卖得特别好,住在隔壁楼的李姐买了一件,过了两天又带了三个邻居来,说:
“这衣服摸着比我给孩子买的名牌还软,我家孩子穿着爬来爬去也不闹,比那些一百多的还舒服。”
当首笔 3200 元的订单利润到账时,林凡攥着银行卡在小区门口的银行 ATM 机前站了好久 —— 晚上 8 点多,ATM 机房里只有他一个人,灯光有点冷。
他输密码的时候手都有点抖,查了三遍余额才确认:3200 元。这钱够给笑笑买两箱奶粉(一箱 6 罐,150 元 / 罐,两箱 1800 元),还能交下个月的托儿所费用(800 元),剩下的 600 元能留着当生活费。
但他还是咬牙拿出 50 块
第四十九章:女儿的成长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