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女儿的成长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钱,在小区门口的超市给笑笑买了个洋娃娃:超市里的洋娃娃有贵的,120 多的会唱歌、会眨眼,但他看了好久,最后选了 35 块的那个 ——

    娃娃的头发是金黄色的塑料丝,裙子是粉色的廉价纱质,脸上的油漆在左脸颊有点掉,但笑笑看到的瞬间,眼睛就亮了,伸出小手要抱。她抱着娃娃,用小奶音说:

    “娃娃,漂漂。”

    林凡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把女儿抱进怀里,看着她用小手摸娃娃的纱裙,眼眶有点红:“以后爸爸给笑笑做更漂亮的裙子,比娃娃的还漂漂,好不好?”

    那天晚上,笑笑抱着娃娃睡着了,小胳膊紧紧搂着娃娃的腰,嘴角还带着笑。林凡坐在床边,借着手机的光,在之前上班剩下的笔记本上画起了童装设计图 ——

    他没学过设计,画得歪歪扭扭,一个裙子的裙摆画了五遍才满意,但每个图案旁边,都用彩色铅笔写着 “笑笑喜欢”:

    小兔子图案旁边写着 “笑笑喜欢兔子”,小花朵图案旁边写着 “笑笑昨天指了花”。

    有天降温,最低温度到了零下 2 度,笑笑早上起来就有点蔫,摸额头有点烫。

    林凡先给她用温水擦手心、脚心物理降温,擦了半小时,体温还是没降下来,只好抱着她去社区医院。

    医生说需要输液,开了药和输液费,一共 238 元。他掏遍了所有口袋,只找出 76 块钱,都是零钱,急得在诊室门口直转圈。

    正好王猛打电话来问店里的情况,听说笑笑发烧了,立刻说:“你在医院等着,我马上过去。”

    王猛赶来的时候,还带了个保温袋,里面装着热粥和煮鸡蛋:“给孩子熬的小米粥,你也没吃早饭吧,先垫垫。”

    他垫付了医药费,看着林凡抱着笑笑输液,叹口气说:

    “店里这个月的利润,我多分你点,你别总苦着自己,孩子也需要营养。”

    林凡摇摇头,说:“不用,咱们当初说好平分的,我再想想别的办法,比如多攒点纸箱卖钱,周末再去批发市场看看有没有便宜的菜,能省点是点。”

    傍晚的时候,笑笑的烧退了,又开始抱着洋娃娃在地毯上玩,偶尔还会把娃娃递到林凡面前,说 “爸爸,抱”。

    林凡看着女儿的笑脸,想起白天医生说的 “孩子抵抗力弱,要多补充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心里又酸又暖 ——

    酸的是连每天给孩子煮个鸡蛋都要算计,暖的是笑笑精神好了,还能跟他笑。他知道,日子很难:要攒钱给笑笑买奶粉、交托儿所费用,还要凑小店的租金和进货钱;

    有时候晚上关店后,他会坐在窗边算账,算着算着就有点慌,但只要看到笑笑喊 “爸爸”,看到她抱着洋娃娃笑得开心,看到她把咬了一口的饼干递到他嘴边,他就觉得浑身都有劲儿。

    这就像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鲁斯・D・佩里在《早期依恋与儿童发展》中说的:

    “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不是奢侈品,而是抵御困境的‘心理盾牌’——

    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耐心的陪伴、一句温柔的回应,比任何物质都更能帮孩子建立安全感,让他们在长大后有勇气面对生活的难。”

    现在,林凡的童装店里,依然堆着高高的旧货箱,柜台还是掉漆的木制柜台 —— 是他从旧货市场花 200 元买的,边角用铁皮包了一下,防止磨坏;

    但角落里的小地毯上,多了笑笑的新布偶 —— 是王猛出差时买的,说 “给孩子当礼物”;样品架上,挂着他给笑笑改的小裙子 ——

    用店里卖剩下的碎花布,自己缝的,裙摆有点歪,但笑笑很喜欢,每天都要穿;账本的第一页,用钢笔写着 “笑笑的开支”,第一条就是 “奶粉钱:

    每月 600 元(4 罐,150 元 / 罐)”,下面还画了个小笑脸。每天晚上关店后,林凡都会抱着笑笑,坐在窗边的小凳子上看星星 ——

    老厂区的光污染少,能看到好多星星。笑笑会指着星星说 “爸爸,亮”,林凡会告诉她:“那是北极星,不管走多远,看到它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虽然日子清贫,但父女俩的笑声,总能透过老旧的窗户,飘进安静的小区里,像冬日里的小太阳,温暖又有力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