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书般的结构与匠人的困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演示完毕,林宇才示意学徒熄灭炭炉 —— 学徒用铁钩扒开炉灰,将冷水浇在通红的煤块上,“滋啦” 一声,白色的蒸汽混着煤烟腾起,很快消散在工棚的空气里。待铜壶    温度稍降,林宇郑重其事地从木案下拿出一卷用桑皮纸制成的核心蓝图,纸卷外层裹着深蓝色粗布,布角用铜钉固定,显然是精心保管的重要之物。

    他双手捏着纸卷两端缓缓展开,桑皮纸质地坚韧,展开时发出 “哗啦” 轻响,如同展开一幅尘封的古卷。蓝图几乎铺满整个木案,边缘垂落在桌下,上面用墨线勾勒主体结构,线条粗细均匀,转角精准;关键部件用朱砂标注,连最小的尺寸都清晰明了。与刚才一尺见方的简易模型相比,这图纸上的 “铁牛” 庞大了何止百倍,结构复杂了何止千倍,光标注的部件名称就有二十余处,看得工匠们眼花缭乱。

    图纸上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令人震撼的精密,却也让工匠们如同面对天书:

    巨大的锅炉(Boiler):画得如同卧倒的青铜巨鼎,鼎身两侧各有三个圆形添煤口,标注 “石炭焚烧处”;鼎内用虚线画着水位线,旁注 “高压蒸汽生成区”;角落附了水位计细节图,是根细长玻璃管,标注 “实时观测水位,防干烧”;最下方用朱砂写着 “直径一丈二尺,壁厚三寸,可容水五十石”—— 这尺寸让老周瞳孔一缩:直径一丈二尺,比工坊里最大的大水缸(直径三尺)粗四倍,得两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五十石水相当于三百桶,装满要三个学徒轮流挑水,烧一次水耗的煤比打铁一天还多!

    粗壮的气缸(Cylinder):呈圆柱形,像截断的巨树,一端用粗线连锅炉,标注 “蒸汽驱动腔室”“活塞往复运动空间”;旁注 “内径三尺,长六尺,内壁误差不超过半分”—— 内径三尺跟老周的打铁砧面宽度一样,人站旁边得伸直手臂才够得着缸壁;而 “误差半分” 更让刘老栓倒吸冷气:半分比头发丝还细,就像给铜钱边缘磨掉一层,还得每处厚度一样,他们平日里打磨最精细的匕首,误差也有一分半,这简直是在鸡蛋壳上雕花!

    精密的活塞(Piston)与活塞杆:活塞画成圆盘状,边缘用细密线条标注 “紫铜活塞环”,注 “与气缸壁严丝合缝,无一丝漏气”;活塞杆是三寸粗的实心铁条,标注 “承受万斤推力”;还附了活塞环截面图,像环形铜圈,注 “紫铜打造,厚度三分,经十二次锻打”—— 老周纳闷:紫铜虽软

天书般的结构与匠人的困惑-->>(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