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暂歇中的兴邦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武昌府新设的湖广行辕,原是清军镇守武昌时的总兵衙门。朱漆大门上,昔日烫金的 “大清” 二字已被尽数刮去,只留下两道浅浅的凹痕,如同旧王朝的伤疤;取而代之的 “大明湖广行辕” 匾额,墨色未干,边缘还沾着些许木屑,却透着一股新生的锐气,在晨光下泛着庄重的光泽。行辕正厅比磐石新垒的指挥塔宽敞数倍,青砖铺地,缝隙间还残留着清军撤离时的马蹄印;梁柱巍峨,上面曾被清军刻下的蛮夷纹饰,已被工匠用红漆覆盖,隐约可见 “复我神州” 的暗纹。

    可厅内的气氛,却比指挥塔更显凝重 —— 那不再是纯粹的绝望,而是混杂着对长江止步的不甘、对未来走向的迷茫,以及对清军随时可能反扑的深层忧虑,像一层薄薄的冰,覆盖在每个人心头,连呼吸都带着一丝凉意。

    林宇端坐主位,身着玄色锦袍,袍角绣着暗纹的龙形图案(非皇家制式,而是西南根据地特制的统帅标识,龙爪握剑,象征武力护明)。他面色沉静如深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 那是白帝城保卫战时,一位阵亡老兵的遗物,此刻却成了他平复心绪的寄托。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厅中众人时,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沉稳,仿佛能看穿每个人心中的疑虑与不安。

    下首,陈墨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官袍,领口和袖口沾着湘西的红土,那是他连日勘察屯田区留下的痕迹;眼底的红血丝如同蛛网般密布,显然是刚从百里外的营地赶回来,连口气都没来得及喘。叶梦珠依旧是那身沾着铁屑的匠作服,衣襟上还别着半截炭笔,手中攥着一卷画满器械图样的麻纸,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是她熬夜修改的火器改进方案,眉宇间锁着技术难题的严峻。吴明远则捧着一叠疫病简报,纸张边缘被他反复摩挲得发毛,他时不时用手指按压太阳穴,指腹上还沾着草药的汁液 —— 显然在为军中蔓延的痢疾发愁,连熬药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几名湖广反正的官员和新归附的地方士绅坐在末席。他们穿着半旧的绸衫,袖口磨得发亮,坐姿端正却略显僵硬,双手下意识地交握在膝上。武昌乡绅张启元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袖中的折扇,扇面上 “武昌八景” 的画早已被汗水浸透;汉阳反正的知县李默则频频看向厅外,仿佛担心清军的铁骑会突然冲进来。他们的眼神中满是不安与期盼 —— 不安的是清军在北岸的虎视眈眈,期盼的是林宇能给出一条让湖广安稳的出路。

    整个大厅里,只有茶水在粗瓷杯中轻轻晃动的细微声响,以及偶尔传来的纸张翻动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连窗外的鸟鸣都显得格外刺耳。

    “唰!”

    一声布料摩擦的锐响,打破了死寂。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军官猛地站起身,腰间的佩刀因动作幅度过大,刀鞘撞在椅腿上,发出 “哐当” 的巨响,震得杯中的茶水溅出几滴。他叫赵猛,是磐石营出身的校尉,脸上一道从额头划到下颌的刀疤,像一条狰狞的蜈蚣 —— 那是当年白帝城保卫战时,为了掩护伤员撤退,被清军的弯刀砍伤留下的痕迹。此刻,那道疤痕因激愤而涨得通红,更显狰狞。

    “林帅!” 赵猛的胸膛剧烈起伏,像一头愤怒的雄狮,声音因压抑的怒火而嘶哑,几乎是吼出来的,“弟兄们在长江里尸骨未寒!昨天还有兵卒在江边捞起战友的残肢,连全尸都凑不齐!这血仇还没报,如今我军兵临江畔,却… 却要止步不前?” 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连手背的青筋都暴起,仿佛要将掌心捏碎,“这岂非纵虎归山,寒了万千将士之心?!末将请战!末将愿率三百敢死之士,今夜就驾小舟偷渡长江!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要在北岸打开一个缺口!纵是死,也要咬下建奴一块肉来,为弟兄们报仇!”

    他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那火焰几乎要将他整个人点燃。厅中几名出身行伍的将领,如荆州守将周毅、岳州参将吴奎,眼中也泛起了共鸣的光芒,纷纷点头附和,虽未说话,却用眼神表达着支持。

    赵猛的话音刚落,张启元便颤巍巍地开口。他扶着椅臂,缓缓站起身,动作迟缓得如同风中残烛,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甚至有些发颤:“林帅,诸位大人… 我等小民,盼王师如久旱盼甘霖。去年清军屠武昌时,我躲在菜窖里,亲眼看着街坊被砍头,连三岁孩童都没能幸免…” 他的声音哽咽了,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如今大军止步于此,清虏在北岸虎视眈眈,听说阿济格亲王已率五万大军压境… 若他们反扑过来,我等… 我等身家性命暂且不论,这刚光复的湖广,恐… 恐又要遭涂炭啊!”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厅中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声,李默等反正官员纷纷点头,李默甚至忍不住说道:“林帅,要不… 咱们向西南求援吧?再多调些粮草和兵马,或许还能再拼一次…”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有担忧,有质疑,还有隐晦的退缩,让原本就凝重的气氛更加混乱。

    “诸位静一静。”

    

暂歇中的兴邦策-->>(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