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声的煎熬与破釜沉舟的清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乎。他要的不是一时的虚名,而是真正能让大明复兴的未来。

    他步履沉稳地走到巨大的案前,目光扫过陈墨疲惫的脸、叶梦珠严峻的眼,最后落在案头那堆积如山的文书上。然后,他伸出手,拿起一支代表军令的朱笔,朱笔的笔尖鲜红,如同凝固的鲜血。他的声音低沉,却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带着不容置疑、斩钉截铁的力量:“传令曾英:”

    “一、即刻停止一切渡江攻势!无论将士们求战意愿多强烈,都必须停止!保存实力,严禁浪战,每一名士兵的性命,都比一次冲动的进攻更重要!”

    “二、所部主力,依托荆州、岳州、武昌南岸等沿江要冲,构筑纵深、坚固的防御阵线!深挖壕堑,壕堑内可设置尖刺;广设鹿砦拒马,阻碍清军进攻;同时筑垒建炮台,将仅存的火炮布置在关键位置!各据点之间烽燧相连,昼夜警戒,确保防线万无一失!”

    “三、全力肃清南岸残敌,稳固地方秩序!派遣士兵协助地方恢复生产,抚慰流民,给百姓分发粮食种子,让他们能活下去!只有根基稳固,我们才能有后续的力量!”

    “四、火速组建内河水营!征集、征用一切可用的船只,无论是民船还是渔船;招募沿江经验丰富的渔民、船夫,加以严格操练,让他们成为水师的中坚力量!内河水营建成后,沿江巡弋,严防清虏水师侵扰,同时护卫粮道 —— 粮道虽艰难,亦不可弃!这是江防的命脉,更是我军的命脉!”

    命令掷地有声,字字千钧。指挥室内一片寂静,只有林宇低沉的回音在石壁间碰撞、回荡。这命令,是壮士断腕的无奈 —— 放弃唾手可得的北伐机会,暂时止步长江南岸;更是绝境求生的清醒 —— 在粮尽兵疲、军工匮乏的情况下,保存实力,稳固根基,才是唯一的生路。

    林宇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巨大的沙盘。这一次,他的手指不再流连于那道冰冷的蓝色天堑,而是重重地、带着千钧之力,点在了长江以南那片广袤的、刚刚浴血收复的土地上 —— 荆州、岳州、常德、澧州… 每一个地名被点到,他的眼神都会坚定一分,那些地方,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绝不能轻易放弃。 他在心里对那些牺牲的弟兄说:“对不起,今天不能为你们报仇,但请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大军渡过长江,完成你们未竟的心愿。”

    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带着铁锈与硝烟的味道,将胸中翻腾的郁结、不甘与无奈尽数压下。再开口时,声音中已透出一种超越当前困境的、更深沉也更坚定的谋划,如同在绝望的废墟上投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暂时的止步,非是败退!乃是… 铸犁为剑,深根固本!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种出粮食,造出武器,训练出更精锐的士兵,让湖广成为我们日后北伐的粮仓与兵源地!”

    “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召集陈墨、叶梦珠、吴明远及各司主事…” 林宇的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信任,仿佛要将这份决心传递给每一个人。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沙盘上那片被点亮的南方疆土,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议屯田、民政、工坊 —— 兴湖广之事!我们要让湖广,成为大明复兴的基石!”

    话音落下时,窗外的夕阳恰好落下最后一缕余晖,指挥室内的烛火被亲兵点亮,跳动的火光映在林宇的脸上,也映在每个人的眼中,那火光里,不再有绝望,而是燃起了新的希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