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1章 华国退出群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随着那两方一起对华方发难,局面当即变得针锋相对起来,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至于刚刚结束的常规议程早已被众人抛在脑后,此刻,会议室内的焦点全集中在大屏幕上的几幅卫星图像和一份刚由老美代表提交的情报评估报告摘要上。

    张涛端坐在华方席位上,神情沉稳,双手平放桌面,指尖却微微收紧——这场突如其来的发难,是那两方精心策划的陷阱。

    他目光扫过对面的两方的代表格伦·威尔逊和安德烈·萨夫罗诺夫,内心冷笑:

    别看他们今天大谈合作精神,实则都藏着自己的算盘。

    如果美俄真找到了可控核聚变的新路径,他们只会死死捂住,然后借此敲打世界霸权,哪会像现在这样装出一副“正义卫士”的嘴脸?这简直是国际博弈中最可笑的虚伪。

    张涛脑中飞速盘算着这场闹剧的真相,其实对此情况他们已经提前有所预料的,因此今天的会议中对方突然发难,尽管看起来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实则完全在他们预料之中。

    美方能源部高官威尔逊起身时,那份故作镇定的傲慢,分明带着霸权阴影。

    他手里的卫星图像和情报报告,早已被美俄情报机构过滤过,只截取能污名化华国的片段。

    威尔逊高喊黄泽岛工程违背ITER“团结合作”初心,还搬出知识产权规则——可笑!

    三年前,美国劳伦斯实验室秘密推进惯性约束项目时,连基础数据都不愿共享,ITER会议上从不提及半字。

    别看萨夫罗诺夫紧随其后,大声的附和着,可他却清楚得很:E方的托卡马克项目一直吃老本,技术停滞,现在是看到他们取得了些成果就红了眼。

    张涛不屑的暗自思忖,这些人哪是关心科学进步?

    不过是想用“共同规则”绑死H国的手脚,让他们在新技术上的聚变工程,这株新芽胎死腹中。

    但张涛的脸上依旧波澜不惊——反击必须精准,不能漏出丝毫破绽。

    而另一边的逼迫也并未结束。

    M方能源部高官格伦·威尔逊清了清嗓子,锐利的目光扫过华方代表团:

    “主席先生,我们提请与会代表特别关注中国在舟山群岛黄泽岛的活动,如我方展示的图像所示,大规模基建活动正在进行,其设施规模、防护等级远超一般工业标准。”

    “更有明确证据——来自我方及盟友的可靠监测源——显示该区域于1月份记录到明显异常的高能激光脉冲辐射,峰值特征与大型惯性约束激光装置相符。”

    “结合已知信息,中国方面暂停了其位于合肥的EAST——一个与ITER紧密相关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实验,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中国正在黄泽岛秘密建造大型激光核聚变研究设施,并且可能将其置于ITER框架之外的单边技术轨道上。”

    “这不仅背离了ITER合作精神中关于透明度与共同进步的核心原则,也可能构成对本组织共享知识产权规则的潜在规避。”

    他的措辞严谨而充满力度,直接引用了ITER章程关于知识产权共享和透明度义务的条款。

    俄方代表,物理技术专家出身的安德烈·萨夫罗诺夫紧随其后,语气更为冷峻:

    “俄方的独立监测分析完全支持美方的基本判断,黄泽岛工程的性质已超出基础研究范畴,其安保措施之严密,技术路线选择之清晰,目的指向性之明确,都使我们不得不产生合理关切。”

    “ITER作为人类共同梦想的平台,参与者理应展现更大的诚意,华方在EAST项目上的突然停顿,转而投入一个更侧重于武器相关技术路径的、完全不受监督的大型工程,这令我们深感不安,希望华方做出详尽的解释。”

    他将技术质疑巧妙地引向了对目的正当性的拷问。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气氛变得极其凝重。

    各国代表的目光,或审视中带着忧虑、或中立夹杂着好奇,齐刷刷地投向华国代表团区域。

    华国代表团团长、张涛眉头微蹙,但神色依然沉稳。

    他身边的陈明低声迅速补充了几句,张副局长点了点头,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美俄代表以及会场其他成员。

    “感谢威尔逊先生和萨夫罗诺夫先生的关注。”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首先,关于EAST项目核心试验的调整,此前我方代表已在议题讨论阶段做过说明,这是基于国家整体科研经费优化配置评估、国内聚变研究路径阶段性成果比较,以及为进一步聚焦资源支持ITER主体工程而做出的正常内部调整。”

    “EAST团队多年来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方面为ITER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有目共睹,其贡献毋庸置疑。”

    “项目的局部节奏调整,绝不意味着放弃托卡马克路线或降低对ITER的承诺投入,事实上,我国对ITER核心部件的研制和资金投入,从未有过丝毫动摇,这有详实的履约记录可查。”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语气转而更加坚定,甚至略带一丝克制的强硬:

    “至于黄泽岛的工程,美俄代表仅凭几张未经证实的卫星图片、一些来源存疑的所谓‘异常辐射信号’,以及对正常港口建设活动的过度解读,就妄下结论。”

    “指责我国正在建设所谓的‘大型激光核聚变设施’,并暗示违背ITER精神,这种指控不仅严重违背事实,更是一种对联合国主权平等原则的粗暴干涉!”

    张涛的声音略微提高,展现出专业的姿态:

    “我国在舟山黄泽岛地区,确实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国家级民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海洋观测、深海资源勘探辅助技术验证以及新型船舶材料与结构的耐久性测试——这是一个涉及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安全防护技术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项目立项审批完备,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通行的民用科研规范,各位看到的所谓严格安保措施,是任何涉及尖端设备、敏感仪器的大型研究平台所必需的常规防护,旨在保护昂贵的国家资产免遭盗窃、破坏或环境侵害,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科研安全和公共安全,与所谓的军事项目毫不相干。”

    他转向美方代表:

    “威尔逊先生提到的高能激光信号问题,这需要更精确的科学溯源和专业鉴定。”

    “众所周知,沿海地区大型工业活动、特种船舶检修,特别是涉及高功率切割、焊接作业、乃至特定的大气物理或天体物理观测实验,都可能产生不同波段、不同强度的电磁信号。”

    “在缺乏详实原始数据、具体参数和明确位置标定的情况下,仅凭一次或数次信号特征就断言其为大型惯性约束激光装置的运行证据,这违背了科学研究最基本的严谨性原则。”

    “请美方提供详细的原始数据和测量报告,以便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复核,单方面的可靠来源评估,在这样重大的国际场合作为指控依据,显得过于草率和缺乏依据。”

    他巧妙地反将一军。

    针对俄方隐晦的技术路线关联论,他更是正面回应:

    “至于萨夫罗诺夫先生提到了惯性约束聚变的研究路径与EAST停顿的关联性。”

    “我必须强调,我国的聚变研究是全面布局的,激光驱动惯性约束技术作为基础物理研究的一个分支,其探索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是多方面的,例如极端条件下物态研究、高能量密度物理、甚至未来空间推进概念的探索,其研究目标完全是和平利用核聚变能。”

    “将特定科研方向的选择,主观臆断地与保密或武器开发挂钩,这不仅是对我国科学

第391章 华国退出群聊-->>(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