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冰敬、炭敬、节敬等。
在皇极门下站着的这群士大夫俨然是得常例最厚的。
若当下强制取消所有常例,对收取常例者一律依照贪赃枉法处理,那朝堂上下必然会掀起一场反腐风暴。
三法司与顺天府的大牢一定会人满为患,甚至都不够用。
为了朝堂稳定,为了新政的贯彻执行,这次讨论只言田赋常例。
很快,便有一名科官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没有任何策略能在取消田赋常例的同时,还能保障地方乡里秩序稳定!”
“地方乡里,诸事运转皆依赖于田赋常例,若无常例,胥吏必不听县官,县官必也无力管辖胥吏,如此,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县乡官吏收税无力,刁民四起!”
听到此话,小万历认可地点了点头。
朝廷衡量县乡官吏政绩,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治安,不是教化,不是商贸,不是工程。
而是钱粮征派,即收税。
一旦底层的县官与胥吏不出力,则收税必然陷入困境。
唰!
这时,又有一名都察院的御史站了出来。
“陛下,取消田赋常例看似让利于民,实则扰乱县乡官民秩序,有人称乡里胥吏是对底层百姓剥削最狠的人,但他们也是帮朝廷管理底层百姓的人。如果我朝先禁止乡里的田赋常例,然后再施行全国丈田之策,臣预计,五年恐怕都不可能完成全国丈田任务!”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接下来,又有数名官员出列论述了田赋常例对底层官吏的重要性。
官员们肯定是有一定私心的,底层有进项,他们才能有进项。
但所言理由却又令人挑不出错来。
面对底层胥吏,要想让他们出力干活,什么都没有钱好使。
当下,谁想主张取消田赋常例,首先要想出补偿县乡官吏的办法。
就在沈念准备站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时,翰林院侍读学士沈一贯站了出来。
沈一贯朝着小万历躬身拱手,然后高声道:“陛下,臣以为,那些主张田赋常例合规化的官员,皆是自私自利之徒!”
唰!唰!唰!
一众官员都看向沈一贯。
他要说不出具体缘由,今日将得罪一大群官员。
沈一贯缓了缓,接着道:“何为常例?见不得光,额外所得之钱财也。”
“若田赋常例合规,将意味着我朝当下施行的不是一条鞭法而是多条鞭法,常例这种见不得光的额外收入,是不值得拿到朝堂来言说的,今日常朝讨论此事,若朝廷认同其合规存在,日后田赋常例将会更加繁杂,长此以往,朝廷通过新政改革存留的钱财都会流入到无数违规收取常例的脏官手中,施行一条鞭法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价值?”
沈一贯环顾四周。
“诸位同僚,你们主张田赋常例合规,担心的恐怕不是乡里秩序被破坏,朝廷收不上税,而是担心你们的常例遭到破坏,你们的亲朋故旧失去一种敛财的进项,若真是为君分忧,为民减负,就应主张取消田赋常例,同时拟出维稳乡里地方之策!”
此刻的沈一贯将胸膛挺得高高的,生出一种“百官皆浊吾独清”的感觉。
一众官员被他训得有些发懵。
但听其如此理直气壮地斥责别人,应该是有良策。
一名官员忍不住开口道:“沈侍读,你若认为我们动机不纯,那便在取消田赋常例的前提下,拿出稳固乡里秩序的策略来!”
沈一贯看向小万历,再次拱手。
“陛下,取消田赋常例,无外乎有两大影响,其一,乡里官员胥吏利益受损,使得他们不再尽心当差,导致乡里秩序出现问题;其二,导致乡里收缴赋税时会更加困难。即,易生乱,收税难。”
“臣有一法,可解两难!”
“快讲!”小万历探了探身子说道。
“首先,臣以为地方县乡自发收取的火耗银为鞭内之法,合乎规制,但火耗银不能乱用,不能私用,其占比应由朝廷来定,其用处
第0297章:沈一贯献策!火耗交公,以厚赏代常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