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举制完全颠覆了以往的选人制度,贾诩本就是十分聪明之人,一点便透,东方剑甫一说完,他便已明白了**成,初闻大道,不胜之喜,连连点头,兴奋道:“我大汉选人主要是由乡里推举或朝廷征辟,如此一来,选人就容易由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说得算,所选的不是亲戚,就是大族子弟,而真正贤才往往因没有门路,或无人荐引而埋没乡里,着实可惜。而这个制度便彻底的打破了门户之见,且只要操作的好,便十分公平、公正,真是一个难得的制度,主公若是想要唯才是举,则一定要大力推行这个制度。”
    东方剑点了点头,道:“用人自当唯才是举,我记得曾有人说过:‘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吾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既然有这样的话,那就说明唯才是举有多重要,可是我大汉自建立以来就把如此大任交给了几个大臣或者特定的世家豪门,若是大臣们阳奉阴违,这样的命令有等于无。而这项科举制度等于是给所有的贤才门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而不必再向以前那样要不停的去巴结奉迎那些所谓的名士和成为那些个豪门的附庸,等着他们征辟了。”
    贾诩道:“一旦这个科举制度一实施,诩敢肯定大汉所有心有抱负的学子都会不顾一切的往幽州来参加考试,到时候就各地的诸侯就是想挡都挡不住,他们如果不能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那么也就只能看着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入我们的管辖范围内。它山之石可是攻玉,等这些个学子的成绩出来后,他们就会替咱们宣扬,到时候有了第一批就会有第二批。这样就会源源不断的有人才来投。”
    东方剑道:“我相信这科举制度是这世上最先进,最实用,永不掉队的制度,只要这世上还有人,还有人想要出人投地那么这个制度就永远不会消失,反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步而得到进一步甚至是更为完美的改善。”
    东方剑此时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已经黑暗的夜色神情对着贾诩道:“其实这条路有多难,我知道。但是我一个人我是真的完成不了呀,所以我需要你们的支持。文和你知道我这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吗?”
    贾诩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不应该说话,果然东方剑说道:“我有两个理想一个就是你们已经知道的的就是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汉王朝,让我们大汉的旗帜出现在所有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让我们汉人成为这世上最伟大的民族。还有一个就是,愿天下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百姓们不用再为吃穿发愁,天天都有大鱼大肉可以吃。让百姓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说到这儿,他读出了一首诗圣杜甫的诗中的一句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贾诩没有想到自己的主公心中的理想居然这么伟大,而且是那么的遥远,此时贾诩知道自己选择跟随主公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
    贾诩激动的跪下道:“属下一定尽心尽力辅佐主公成就千秋霸业。”
    东方剑扶起贾诩道:“剑知道,文和必能助我完成心中的大业,剑能够得到文和的以死相报,此生足矣。”
    东方剑顿了顿又道:“这条路有太多的艰险,太多的困难,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与天下间掌管这天下的所有的世家豪门大族为敌,我们成功了还好说,一旦我们失败那么我们就会被人唾骂,甚至是遗臭万年。”
    贾诩道:“诩知道这条路有多么艰险,但是自诩投主公以来,主公对文和向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未有过丝毫怀疑,为此诩就是赔上性命也在所不辞,更何况这区区的唾骂,就算失败了又如何,最起码我们曾经为了心中的理想努力过。但是我们不会失败,因为有主公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人掌舵,有我这样的智谋之士辅佐,我们不会失败的。”
    二人相视大笑起来。贾诩难得的改变他的低调行为狂傲一回。
    就是从现在这一刻起,令人闻风丧胆的最恐怖的组合出场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八一节 改制和科举(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