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节 诸侯讨董(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当下董卓还宽慰了李肃一番,让李肃下去休息。可毕竟这汜水关丢失,这董卓要是不着急,那才是瞎鬼呢?当下,董卓在李肃下去之后,连忙聚集李儒、魏新等人商议。

    由于周瑜得军队一直跟在袁绍联军的后面,攻打汜水关之时,那也是快如闪电,一攻即破。故此,董卓、李儒等人,对周瑜所带领的军队还是不太了解。而董卓手下的那些探子,更把周瑜得军队,也当作了袁绍联军的一员了。那些主要的情报都几乎是针对联军袁绍的。而李儒也据此推测道:“如今那逆贼华雄叛变,令那贼势更加的浩大。那袁绍身为联军盟主,而那袁绍的叔叔袁隗,现在却在咱们京中身为太傅;倘若那袁隗和他的侄儿袁绍里应外合起来,对咱们深为不便,咱们可先把袁隗杀了。如此,不仅可以防微杜渐,省得那袁隗和袁绍里应外合,也还可令那袁绍痛失亲人,在心情悲痛,失了分寸。给咱们可乘之机。请相国派出大军,把那袁氏一门全部剿捕。”

    董卓觉得李儒说得有理,连忙叫李?、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然后快马将袁隗级拿去虎牢关前号令。

    接着董卓又点兵四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郭汜引兵二十万,绕路前去汜水关,在联军动身前来洛阳的时候,重新夺回汜水关;而董卓自己也亲率二十万的大兵,同李儒、徐荣、樊稠、张济等把守虎牢关。准备把袁绍的联军,困在两关之间。一举歼灭。

    这虎牢关离京师洛阳只有五十里的道路。那董卓的大军很快就到了虎牢关。当下,董卓命令徐荣领三万大军,去虎牢关前扎住大寨。而董卓自己在虎牢关里屯住。

    在三国志讲到,这徐荣乃是汉中郎将董卓麾下大将。初随董卓,长沙太守孙坚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烹之。及坚移屯梁东,又为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后曹公军进至荥阳汴水,遇荣,与战,公兵败。后卓诛,荣侍汉。永汉三年,卓余党李?、郭汜反,攻长安。司徒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荣、胡轸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而在三国演义中徐荣是董卓之荥阳太守。董卓迁都长安,行至荥阳地方,太守荣出接。谋士李儒教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曹公追兵至,荣伏兵尽出。公夺路奔逃,正遇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公肩膊。及公渡河过岸,荣引兵赶至,公正慌急间,夏侯?、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荣便奔?,?挺枪来迎。交马数合,?刺荣於马下,杀散余兵。

    当董卓率大军来到虎牢关时时,就有流行探马将这一消息告知袁绍。

    那袁绍听闻叔叔袁隗满门皆灭,悲痛不已,心神不定,可也知道事态紧急,连忙招聚众将商议。

    仓促之间,各路诸侯皆无良策,那曹操只得站起身来说道:“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诸侯中路,又兵绕路攻打汜水关,断俺诸侯后路。今我等也可勒兵一半速破虎牢,再留守一支精兵,守护汜水关无失。”

    袁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张超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命令曹操引军往来救应。自己亲率大军随后接应。而令袁术率兵十万镇守汜水关。

    那河间太守王匡、乔瑁等八路诸侯,各自引兵赶赴虎牢关。那河间太守王匡心急立功,最先引兵到了。可还没等那河间太守王匡安营下寨。那屯兵虎牢关外的徐荣,就带着张济的侄子有‘北地枪王’之称的张绣和铁骑三千,飞奔来迎。这张绣人称“北地枪王”,使一杆虎头金枪。张绣是东汉武术名家童渊的大徒弟与赵云同出一门。他的“百鸟朝凰枪”威震天下。

    要知道虎牢关是洛阳东部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强的防御关口,两边巍峨的高山之间仅有一条狭窄谷道,年前下过的雪依然没有消融,苍茫白色反而更加衬托出黄褐色虎牢关的威猛。虎牢关墙高大坚固,上面遍插“董”字大旗。董卓军兵仗着高墙关口,自信满满的往来巡逻,根本没有将关东诸侯放在眼内。

    两军对阵完毕,王匡远远望见对面阵前一人:头戴三叉束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手中虎头金枪,跨下宝马。不由赞道:“好一个人中翘楚”说完转头问道:“何人敢去应战?”

    没办法,实在是找不到张绣的穿戴,只能将张绣的穿戴给他套上了。

    

第一百一十节 诸侯讨董(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