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欧阳平前往滁州 郭涌泉右街现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女人回来了,她的手上拿着一个笔记本。

    女人走到欧阳平的跟前,打开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你们看,郭涌泉,1月12号——14号。”

    旅店老板所说的去年年底,是指春节之前,而不是1995年底。

    郭涌泉确实在滁州出现过,可只掌握这点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他是什么地方的口音?”

    “他很少说话,登记完,交了钱和押金以后,他就上楼去了。从入住到退房离开,他跟我们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

    此人和蔡冬梅提到的那三个人具有共同的特点,很少说话——或者不说话,他是怕别人听出自己的口音,据此可推断:嫌疑人的口音一定有突出的特点。很少说话——或者不说话,这说明嫌疑人的反侦察意识非常强。事实是,在办理入住登记和退房的时候,服务员和客人之间确实不需要多少交流。基于这样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的。

    “他是一个怪人。”老板道。

    “他是一个怪人?什么意思?”

    “他不喜欢我们收拾整理房间,他也不希望我们进他的房间,每次送热水瓶,我们都放在门外——是他这么要求的,他自己拿进去。他一进房间就把‘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在门把手上。”

    蔡冬梅提到的那三个人也有同样的特点。

    嫌疑人肯定不是滁州当地人,否则,他不会住在红枫旅店,第一张身份证应该是嫌疑人离开滁州之后找人办的,因为他来过滁州,在琅琊路右街红枫旅店住过,要不然,身份证上也不会有琅琊路左街这个地名。

    “此人入住你们旅店以后,有没有人来找过他呢?”思维的触角向伸出延伸。

    “没有人来找过他。”

    “此人的身高是多少?”

    “一点七三米左右——比我高三公分左右。”老板道。

    欧阳平目测了一下,老板的身高在一米七零左右。

    这个身高和蔡冬梅的说法是一致的。

    “他入住的时候,有背包和行李箱吗?”

    “有啊。”男人道。

    “不错,有背包和行李箱。”女人附和道。

    蔡冬梅也提供了这样的情况:嫌疑人进住天时宾馆的时候,也有一个背包,拉着一个行李箱。

    “上楼的时候,我想帮他拎行李箱,他摆了摆手,看样子,他的行李箱有点分量,上楼的时候,行李箱,他是拎上楼的——身子倾斜的很厉害,看上去挺沉的。”男人道。

    “你们还记得背包和行李箱的颜色吗?”

    “背包红蓝相间,行李箱一色蓝,下面有两个轱辘。”除了颜色,女人还想到了行李箱的款式。

    嫌疑人入住天时宾馆的时候,背包和行李箱的颜色和女人反映的情况完全一致。

    同志们在滁州终于寻觅到了嫌疑人的踪影,但仅仅是踪影。到目前为止,同志们没有寻觅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欧阳平心有不甘:“此人入住你们旅店,一直呆在房间里面吗?”

    “除了晚上睡觉,其它时间,他都不在房间里面,早晨出门,太阳落山的时候回来,每次出门,身上都背着那个红蓝相间的包。”

    “他出门以后,会往那边走呢?”

    “往左街方向走。”

    “你们这里有没有非常热闹的市场呢?”

    “有。”

    “什么地方?”

    “左街。”

    “左街有一个古玩市场。”

    “古玩市场?”

    “不错,在我们滁州,有一个安徽省最大的古玩市场。也是南方几省最大的古玩市场。”路所长道。

    “这个人很可能是到古玩市场去捡漏去的,他出门的时候背包拎在手上,下午回来的时候,包是背在身上的。”老板娘道。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com手机请访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