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 191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闹异常。

    梁子把去年过年时留下的鞭炮都翻出来,挂在门前的树杈上在放。

    村子里早就有人等在张家门口,见人回来了,都忙向他们行礼报喜。

    “二郎人呢?”张老爷子方才在地里头还以为自己听岔了,这回见到家里这么热闹,知道二郎中秀才没错了。

    情绪微微有些激动,但又很好的控制住了。

    不知谁接口道:“老爷子,人已经快到村口了。秀才老爷高头大马骑着,旁边还有县里的衙差。嘿,别提多威风了!”

    一人起头,众人纷纷说起吉祥话。

    大郎坐着轮椅过来,唤过元娘,低声了几句。

    元娘将张老爷子拉到一旁,说起那随行而来的衙差是要打点喜钱的。还有那聚在门前的乡邻,或多或少的总要发点喜钱,跟着乐呵乐呵。

    这确实是大喜之事啊!

    要知道高崖村里除了有功名在身的赵先生外,再无一人考取过秀才,更别提什么举人,状元郎了。

    张老爷子忙不迭地进了屋子,取了些散钱出来。给了做事向来机灵的梁子,让他给那些人分发下去。

    收了喜钱的村人,见张家人一出手便是五文钱,都很高兴,嘴上的吉利话说得越加讨喜了。

    说话间,二郎果真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张家小院门。

    赵先生与张义勇从二郎身后的一辆马车上下来,二郎亦下马,与众人相互见过礼,就被人前呼后拥地进了张老爷子的屋子。

    高崖村的里长、赵先生的门生,还有一些有些见识的村人都跟进屋子里听二郎说话。

    张义勇在外面厚赏了同官衙的衙差,留他们吃了茶,便送他们到村口。

    因着二郎中秀才的原故,县衙里的衙差对张义勇的态度好了不少。而县老爷也发了话,让差头多加照顾他。这样一来,张义勇收拾牢房的活计就不用做了。每天只做些简单的活儿。倒是轻闲了不少。

    屋子里就有人问二郎考试的情况。

    人多,大郎与元娘也进不去屋子,只在外间听着二郎说话。才知道二郎这次取在第二十二名,处于中上的水平。

    灶间,何氏得了张老爷子的话,开始操办酒席。元娘听了一会儿,便过来帮忙。直到晚间,留了人在家里吃酒庆祝。

    何氏母女两人累得够呛,忙乎完饭菜,也没捞功夫去吃。坐在灶间里说话歇乏。

    “你说你二婶子还有三娘咋都没来呢?”何氏纳闷儿。这么大的喜事儿。依着赵氏的脾气定会耀武扬威的回来。一张巧嘴吧吧地说个不停!

    可,人竟然连面儿也不露一个。

    然而,让何氏心里不舒服的是,早就给二房那边送了信。就大郎成亲的日子。可二房到现在也没有正经的章程,说来还是不来,更别说什么贺礼之类的。

    “许是忙吧。她不来正好,要不你也指望不上她干啥。”元娘倒比何氏要想得开。

    何氏还不死心,眼见门前闪过一个人影,认了是自家的爷们,喊了进来,“他二叔和你说啥没有?”

    张义忠疑惑,“说啥?”

    “就没提大郎的贺礼什么的?”何氏心渐凉。

    元娘听这话头。忙到外面看着人。

    张义忠因二郎中秀才,跟着高兴,吃了不少酒。站在地上身子直打晃,“什么贺礼不贺礼的,提那个作啥。二郎中了秀才。你给人家啥贺礼了?算了,这两下扯平。咱们啊,谁也别惦记谁!”

    何氏一把抓住张义忠的袖子,“咱说没念过书,可也是知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个金榜可不是中了秀才。你快别和我打马虎眼!他中一个秀才,还能越过咱们大郎的喜事去?”

    张义忠没想到何氏会揪住这件事不放,这可不是她平时的性子。竟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得得得,你先放开了,我这憋了一泡尿呢。等晚上回屋,我再和你说。”

    张义忠挣了两下没挣脱,用力一推何氏,转头就跑。

    “呸,喝了二两驴马尿就不知道天南地北,分不清里外了。”何氏踉跄了几步,停住脚,又往门外追了几步,见他转进后院茅房去了。发泄似的,压低嗓音骂了几句。

    “娘,算了。你和爹置什么气啊!”元娘轻推何氏进了灶间,掩上了房门。

    何氏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生气。

    张义忠有句话说得不错,自打分了家之后,她的想法也确实多了起来。

    从前,几家人凑在一起过日子。活干多干少,饭吃多吃少,她都不在意。用张老爷子的话说,你是张家的长房长媳,应当做表率的。

    加之她的性格也是极易满足的,所以,她从来没觉得这样过日子有什么不妥的。

    其实,她思想的转变,主要来自于张四娘。这个小姑娘的行事,渐渐地影响着张家的每一个人。

    打打闹闹,分分合合,直至分家后。何氏忽然发现,她从前的那些个日子,为自己为孩子们都想得太少了。

    一心一意地为了张家人,结果,大房反倒是最穷,生活最艰难的一个。

    为什么要这样?!

    为什么她就不能争一争?!

    不为自己哪怕了孩子,去争一争!

    于是,在二娘私逃,大郎腿折之后,何氏一反常态,打起了自家的小算盘。

    酒宴散尽后,何氏母女二人才热了点剩菜吃了。

    此时,已经月上中天。

    赵先生多饮了几杯,由二郎亲自送回去了。

    张老爷子年纪大了,人一走,便倒在炕呼呼地睡着了。

    唯有大房亮着灯。

    张义忠喝了解酒茶,将饭桌上听到的一些事情讲给何氏与元娘听。只道,二郎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会中举的之类的话。

    何氏听了半晌,渐渐失了兴味。大郎躺在榻着想着二郎的意气风发的样子,又摸摸自己那条伤腿,神情黯然。

    何氏正欲再问问张义忠关于二房的事情。就听有人隔窗问道:“大哥,大嫂可歇息下了?”

    是张义勇。

    被请进屋子里,何氏又问起赵氏与三娘咋没回来。

    张义勇沉默了半晌,才嗫嗫道:“大哥,大嫂,老三他,他出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