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 191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子去了。

    随着秋收的到来,宋家人比往常又忙上许多。

    张四娘除了去镇上时不时的看看铺子的装修情况,提点建议。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帮着宋王氏干活儿。

    由于顺子常年以做木匠活为生,家里的地并不多。

    顺子爹腿瘸也做不了什么,几亩地主要都是由宋氏收的。顺子与张四娘来往于镇上村子,有空余时间才能过去帮忙。

    宋家人过的日子忙碌又充实。隔岸的张家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还是准备些喜饼吧。”张老爷子与大房的两口子准备着喜宴的东西。

    老爷子能开口做喜饼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何氏接过单子递给大郎。

    张义忠说起贺礼的事情。“……里长送了二百文钱……大胖家是尺头、一担谷子……四娘。她……”

    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下,看着张老爷子。

    半晌,张老爷子装上烟袋。问道:“送的啥?”

    张义忠缓和了口气,喜道:“喜铺盖,还有一对金叶子的耳环。”

    这礼送的,怕是最厚的。

    大房家的孩子都与四娘相处的好啊。冲是的大郎的面子。

    张老爷子的目光落在大郎身上,不意发现,大郎有些慌乱地避开了他的目光。

    微皱了眉,有些不快。

    这孩子自从订亲后,不是已经都想开了嘛。

    何氏见老爷子没说要退回四娘的礼,心里一松。笑道:“要我说,四娘这孩子最是仁义。上月宋氏二嫁,顾家要给她更名改姓的。她都没同意。说啥来着……对,那个生恩养恩的……爹,这孩子心里记挂着你呐。”

    高崖村的合离媳妇。不到一年再嫁,这也算是大新闻了。

    尤其两个村子只隔着一条河,啥事也瞒不住。

    张四娘说了啥,顺子爹为何不快……

    在宋氏喜宴的第二天,张老爷子就听到信儿。

    说不感动,是假的。

    当晚,夜深人静之时,他披着外衣,带着虎子再次来到太子河边的大石上远眺。

    那茅草屋早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独门独院儿,隔着村道临近河岸的大片建筑是鸡场。

    有了四娘,宋家的日子也开始好起来了。

    他也再不用担心她吃的可好,睡得可好,冷了热了,遇到什么难处。

    不用他担心了,他轻松了。但,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原来,多年来的那些个担心,牵绊,已经形成了他的一个习惯。

    一个不为人知的,深埋在心底,甜蜜又痛苦的习惯。

    唉,他幽幽地叹口气:海棠,我们都老了……用不了多久,我们都会各自埋在家族的坟地里。穴墓的另一边,也永远不会有你的位置。

    想到那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张老爷子的心,狠狠地抽搐了下。

    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泪水濡湿了他的眼睛。

    “爹……”张义忠见老爷子的脸色不好,望着大郎怔怔的出神,唤了几声爹。

    “啊!”张老爷子回过神,“你说啥?”

    “我是说,大郎成婚,老二老三都能回来。到时,这住的地方怕是紧巴些。”

    张老爷子听明白了话,眉毛一竖,“紧巴啥?老二他们回来,我就去你们屋子里睡,住大郎原先的榻上。他们总归要回去的,挤两三个晚上,也不算委屈他们。”

    怕老爷子不肯住大房,才会有此一问的。见老爷子主动提及,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大房一家人回房,元娘去菜园子收菜准备晚饭。

    “吓死我了,我还真怕你把那银子说出去呢。”何氏进屋就从缸里舀了瓢凉水喝了,抹了把嘴巴。

    张义忠也是犹豫了很久,最终没说出口。他跟老爷子说的都是面上的东西,四娘暗里还给大郎包了十两银子的红包。千叮咛万嘱咐,不让老爷子知道。

    大郎也长吁一口气,这也是方才张老爷子看他时。为何他表现得那么慌乱的原故。

    “那十两银子到时就给莲儿收着,这是厚礼了。你们好好过日子!”何氏道。

    依大郎原先的意思,这十两银子是不打算要的。总归要与爹娘一起生活,是一家人,不算两家账。可何氏过过那种吃住在一起的日子,打心里头还是愿意分开的。吃喝嚼用都随意,不会委屈着。

    理论上,张家分了家,但实际上,他们大房还是与老爷子在一起。相当于没分一样。比起二房三房人来说。到底少了些自在。

    这一辈子。她都过惯了。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大郎是她的心头肉,连带着这个儿媳妇也让她满意极了。自然不忍心把他们绑在身上。想让他们自己过日子。

    大郎明白何氏的用意后,也领了爹娘的好意。于心底更是对他们加倍孝顺。

    想到再过半个月就能娶莲儿进门了,心比蜜还甜。

    因马上就要成亲了。前几天,吴家人就不让吴莲儿过来了,要她在娘家里安心待嫁。

    倒是大郎的未来的两个大舅哥过来看了几回。还帮着干了两天农活儿,都是很实在的庄稼汉子。

    因此私下里,张家人都说吴家老爹虽有些小心思,留了心眼儿,现在看来都是人之常情。为人父母的嫁女儿不比娶媳妇,生怕女儿家受苦。想想也就理解了。

    天刚亮,元娘就往宋家交鸡食去。

    那些鸡苗已长成成树。每天所需的吃食越来越多。她这边的收入也颇丰。

    当场结了工钱,见四娘一早就去了镇上,就不再耽搁,直奔地里赶秋收。今年的收成与去年差不多,只帮着二房三房家种地。秋收后会有些自留。要是单论大房的收成,还是不错的。至少能过个富足的冬天了。

    一家人正在地里劳作的功夫,就听远处传来鞭炮声。

    有从村道上过来的人,大声吆喝着张老爷子,“快,二郎中了秀才了!”

    地垄上的村人纷纷放下农具,跑过来与张家人道贺。

    “走,爷,咱们回家看看。”元娘跟着高兴,扶着张老爷子往家去。

    那鞭炮声由远及近,到了张家小院门前更是震耳欲聋,热

第190 191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