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冠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是日以米粉为丸奉祖先馈亲友。”而永春、德化等县则“冠礼久废”。

    成年女子所行之笄礼时间或在十五、六岁时或于订婚以后出嫁之前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岁时也要行笄礼。例如清代前期安溪“女子将嫁之前择吉行笄礼。母为主延诸母之有德者为梳、戴冠加簪(笄)着嫁时服。祝词大约以孝顺宜家为勖乃字”。

    (二)做十六岁生日

    大约自清代开始泉州人就把男子之冠礼推移至要结婚成家时才与婚礼同时举行且大多只行一加之礼。如今男、女的冠、笄之礼仅作为一道例行的小手续保留在婚嫁仪礼中而且十分简化只要于结婚当天早晨双方各请一位福寿俱全的长者分别用木梳在新郎、新娘的头上象征性地梳三下就行了俗称“上头”(参见《婚姻礼俗,冠礼、笄礼》)。

    因此在当代泉州民俗中只有十六岁生日才可称得上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成年仪礼。

    泉俗视男于16岁为“成丁”因此是岁的生日仪式比较隆重家里要备上三牲寿面前往宫庙酬神。在德化有些人家要已“成丁”的儿子拜神佛为父并宰猪谢天。是日要设筵请客外婆家则按例送成年衣帽鞋袜、鸡蛋、寿面、雄鸡等为外孙祝贺。

    自廿世纪8o年代以来泉州家长为子女做16岁生日日益普遍且大摆宴席;亲友所送贺仪也逐步升级有手表、金项链自行车摩托车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