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本来规定是12年,有的省要提前到三至五年,有的提前到五至七年。这种主观随意性令人感到好像几个小孩在作吹牛游戏。
汇报中,有人提到了改良农具的群众运动,主席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是技术革命的萌芽,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应该推广到一切地方去。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是从下而上搞起来的,我们现了好的东西,就要加以总结推广。”于是,下面就搞起了什么“轴承化”、“牵引化”。
会议期间,主席还批转了一批报告,绝大部分是一些省和部的跃进计划和经验。还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一书的按语中,选出一些所谓落后在群众运动后面、打击群众积极性的右倾保守思想的,印会议。
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在会上提出:河南省要一年实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消灭文盲。对于这样一个完全脱离实际、根本办不到的跃进计划,主席还是有些相信,并未制止,而是采取大体肯定的态度。他说:“可以让河南试验一年。如果河南灵了,明年各省再来一个运动,大跃进。”
冶金部长王鹤寿向中央报送两份报告:《争取有色金属的飞跃,占领有色金属的全部领域》和《钢铁工业的展度能否设想得更快一些》。后一个报告提出:只要把“红”与炼钢、炼铁结合起来,“从我们自己的教条主义学习方法中解放出来”,我国钢铁工业“苦战三年过八大指标,1o年赶上英国、2o年或稍多一点时间赶上美国,是可能的。”接着,报告具体论证了这种可能性。
主席在会上三次表扬了王鹤寿,称此报告是“一抒情诗。”号召各部门都要向冶金部学习,“坚决克服干部中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位主义的倾向、右倾保守倾向和不问政治、只专不红的倾向”。
主席还要各地负责同志“去收集一些民歌,搞几个试点,每人三五张纸,写写民歌,不能写的找人代写。限期十天收集,下次会议印一批出来。”在主席的号召下,大跃进中兴起了一个写作和收集民歌的群众运动。
主席又讲了阶级和阶级斗争。他论断:“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反对社会主义的,是我们的敌人。”知识分子思想敏锐、见多识广,对主席推行“左”的一套、搞大跃进是个严重威胁。因此,就挥舞“阶级斗争”的大棍,不让知识分子乱说话。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席说:“还在创造中,基本点有了,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尚待完善,尚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26、主席全力鼓动大跃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