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1、1958年的“冒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那不熄的烟头取暖,总之,他情绪高涨,不时和坐在他身旁的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浙江省委书记江华开着玩笑。

    会议主旨,也同传达的12月份的讲话内容相仿,突出“快”、“多”两个字。天气虽然寒冷,但是,由于主席的不断加温,参加会议的大员们的头脑却火热。虽然只有几天,农业的“十七条”已经扩充为“四十条”,最后定名为《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展纲要》,简称《农业四十条》。《纲要》规定,粮食和棉花的产量在1967年分别由1955年的预算计数:3652亿斤、3oo7万担增加到1万亿斤、1亿担,每年分别以8.8%、1o.5%的度递增。这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到1996年,时隔近4o年,我国粮食、棉花的产量才分别达到98oo亿斤、84oo万担。

    《纲要》搞定,主席兴致勃勃地和大家一起观赏新拍的黄梅戏影片《天仙配》。这是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从家乡的文化局调来的。看完影片已是深夜12点,主席仍兴致勃勃,对曾希圣说:“拍得不错,拍得不错。”他又联想到农业:“男耕女织,夫妻勤劳和睦,不错嘛!”

    由1956年初开始,主席就不断地在讲:做事情,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达到目的比较慢一点,比较差一点;一种,达到目的比较快一点,比较好一点。一个是度问题,一个是质量问题。不要只考虑一种方法,经常要考虑两种方法。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他概括出两种领导方法:一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一为又少、又慢、又差、又费。多快好省作为一个方针,成为主席当时批评右倾保守、批评反冒进的主要武器。

    从2月14日起,主席要34个部委向他汇报工作,他要亲自抓经济工作了。听汇报工作时,他不时有些插话,要求加快展度。他说:“我们工业的展度不应该被苏联前几个五年计划所束缚,我们的度可以过苏联头几个五年”;在谈到这个度时,还提出了“一空二白”即后来说的“一穷二白”。他说:“中国有两条好处,一曰空,二曰白,一点负担都没有。美国在华盛顿时代,也是白,所以展起来也是很快的。苏联开始也是白,富了不行。”这些不切实际的论点,一经传达,又给“冒进的快马”加了一鞭。。

    《农业四十条》各项高指标的公布和主席频频出反右倾保守的指示,那些在批判“小脚女人”时吓破了胆的各级官员就急忙紧跟,很快,就出现工业、交通、商业、文教等各部门、各地区不顾实际条件,纷纷提高计划指标、追加基建项目的浪潮,全国“大冒进”的逼人形势露出了苗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