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1、1958年的“冒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月5日下午,中央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由向在京的122位中央委员、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传达主席关于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争取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指示,周恩来在座。传达的大意是,说,“我们要利用目前国际休战时间,利用这个国际和平时期,再加上我们的努力,加快我们的展,提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八大的准备工作,提出:“中心思想是要讲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主席说:“可以设想,如果不加快建设,农业和私营工商业未改造,工业未展,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们的困难就会更大。因此,一切工作都要反对保守主义。”说:“我们可以有几条路前进,几条路比较一下,要选一条比较合理、正确的路线。按常规走路,时间拉得长,成绩不大,这是保守路线,现在各方面的工作都落后于形势的展,我们有不少同志正在走着这条保守的路线。工业部门不要骄傲,要加油,否则,就有出现两翼走在前面而主体跟不上的现象。客观事物的展是不平衡的,平衡不断被冲破是好事。不要按平衡办事,按平衡办事的单位就有问题。”

    反对右倾保守思想,加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度,是主席为八大确定的主题。周恩来在座谈会上表示:“最近政府在各方面的工作,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保守。”“反对盲目冒进是对的,但又带来了副作用,必须打破这个副作用。”“我对指示的体会可以用一副对联来反映,上联:客观的可能过了主观的认识:下联:主观的努力落后于客观的需要。新大6早就存在,而我们现得太晚了。”他当时是赞同主席的主张的。

    根据主席讲话的意思,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明确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主席对“多、快、好、省”这四个字很感兴趣。这几个字的提出有个过程。1955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国务院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提出在“多、快、好”的原则中,还要加上一个“省”,要节约。《人民日报》社论将其做了文字上的调整,以“多、快、好、省”的次序表出来。这四个字成了“大跃进”时期人人皆知的口头禅。

    1956年1月,主席在杭州主持召开了部分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再次研究农业展问题。浙江的山区已经有几处落雪了,几夜寒风,西湖的水面已经结起一层薄冰。没有什么取暖设备的会议室里,省委书记们也不讲究什么礼节了,都紧裹着大衣开会,手里紧握着茶杯,想从杯壁上取点暖。主席似乎不觉得冷,也许是他心里太热,也许他是靠

《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1、1958年的“冒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