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71、革命前辈薄一波谈统购统销(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碧爷爷故事集无弹窗 继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之后,被称为新中国财经战线上第二次大战役的,就是1953年开始的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加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财经战线的“三大战役”)。到1985年改行粮棉合同定购制度为止,这个在特定条件下开始实行的农产品统购制度,持续时间长达32年之久。而统销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现在还在实行。回顾统购统销制度的产生及其展,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探索今后怎样处理越来越多的城镇人口吃饭的这个大问题,可能是有益的。

    一)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二)两种“炸药”中的选择(三)统购统销政策的基本内容(四)统购统销制度的展(五)改革中的评说

    一)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

    新中国诞生伊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就十分尖锐。如果说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是促进大规模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动因之一,那么,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则是当时粮食供求矛盾展的产物。

    据粮食部1953年6月2日向中央的报告和该部负责人稍后向中央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的介绍:在1952年7月1日至1953年6月3o日的粮食年度内,国家共收入粮食547亿斤,比上年度增长8.9%;支出587亿斤,比上年增加31.6%。收支相抵,赤字4o亿斤。6月3o日的粮食库存将由上年同期的145亿斤减为1o5亿斤,其中:北京由2.4亿斤减为1.3亿斤,天津由3.1亿斤减为1.6亿斤,上海由3.9亿斤减为2.9亿斤,广州由1.2亿斤减为o.6亿斤。由于1953年小麦受灾,预计减产7o亿斤,加上广大农民因灾产生有粮惜售思想,预计夏粮征收和收购都将大大减少。形势相当严峻。全国财经会议的粮食组集中讨论了粮食供销形势,结论是:问题很大,办法不多,真有点难以为继。

    1952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达3278亿斤,比上年增长1o.6%,比1949年增长44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71、革命前辈薄一波谈统购统销(一)-->>(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