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碧爷爷故事集无弹窗 针对全国各地已经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敌我之间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开始处理“闹退社”事件时,中央和各地都是按照《讲话》精神进行处理的。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认为,尽管不排除有少数坏人借机破坏,但问题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之内,力图以说服教育、改善社的生产管理等方式来加以解决。
**中央1956年12月24日在批转广东省委关于退社问题的报告时,针对一些地方出现闹社、退社事件提出了三点意见:1.各地合作社对于急急忙忙让富裕中农入社,或者让其入社本来就是不策略的。今年分配所得,富裕中农的收入都有所减少,因此怨言甚多,有些人要求退社。让一部分坚决要求退社的富裕中农退社,不但无害,而且有益。2.有一部分富裕中农和原来从事手工业等其他行业的人,过去确实收入较多,留在社里很难维持他们原来的收入,经过工作,如果他们仍坚持退社,可以允许其退出,不必把他们勉强留在社内。3.对于一部分缺乏劳动力的困难户,可从公益金中给予适当补助,必要时,也可暂时给以适当的土地报酬。)
1957年6月2日,**中央在批转江苏省委关于正确处理农村人民闹事问题的指示的批语中,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冷静地分析夏收前后的农村形势和农村人民闹事的原因,主动地去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问题,防止闹事事件的生,并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使干部们懂得,对待人民闹事既不能片面地迁就许愿,也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而应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辨明是非,达到干部和群众在更高基础上的团结,以利生产。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思想生了急剧变化。反右运动前,他认为闹事的原因主要是各级干部的官僚主义造成的,闹事是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1957年夏,把阶级斗争的情况看得过于严重而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反右派斗争,导致了这场斗争的扩大化。受此影响,对一段时间农村出现的闹社、退社风波亦作了相当严重的估计,认为这是农村阶级斗争的反映,大多是敌我矛盾。解决的办法就是:必须狠抓阶级斗争,镇压这股“歪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于是,平息“退社风潮”改抚为剿。
1957年7月,**中央在青岛召开的各省市区党委书记会议,在会上作了题为《1957年夏季的形势》的讲话,在布置全国范围的反右派斗争的同时,明确表示,少数想退社的富裕中农,“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提出:“赞成由中央一个指示,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批判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批判某些干部的本位主义思想,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思想,打击地富的反革命行为。”他同时要求这种说理斗争,今后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配合区乡干部的整风,配合第三类社(指不巩固的社)的整风,使合作社逐步巩固起来。其办法是,先让农民“鸣放”,即提意见、议论,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批判之,农村的鸣放辩论应当在上级派出工作组协助当地干部主持农村整风的条件下,逐步进行。
于是,**中央于1957年8月中旬出《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决定在全体农民中就合作社优越性问题、统购统销问题、工农关系问题、肃反和遵守法制问题,进行一次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批判党内的右倾思想和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打击“四类分子”向社会主义进攻的反革命行为。《指示》下达后,农村掀起了一场阶级斗争的风暴。地方政府、各级干部也转而认为,闹事原因主要是一些敌对分子、破坏分子在其中兴风作浪、借机破坏。各地农村采用大
《碧爷爷故事集》第二卷46、平息退社风潮“先抚后剿”-->>(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