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3]?
上述与今天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是,辰,未写生肖;午,马成了鹿;未,羊成了马;戌,狗成了老羊,等等。[2]?
1986月,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中也曾出土过甲、乙两种《日书》竹简,其年代大约与睡虎地秦简相差无多。甲种竹简也有一段关于盗者的生肖记录:[2]?
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鸡矣。午,马?
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鸡矣。戌,犬矣。亥,豕矣。
该记录中生肖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与今日十二生肖相比,除“辰虫”“已鸡”之外.其余完全相同。[2]?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春秋时《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4]?,意为庚午吉日时辰好,跃马出游,午马相对应。但也有学者指出,秦简中的午对应鹿而非马,故庚午对应马不过是巧合。
清代人梁章缸《浪迹丛谈.续谈》卷七“十二属”一则云:[2]?
十二辰各有所属,其说始于《论衡机《物势篇》言其十一,所缺惟龙;而《言毒篇》有“辰为龙”、“巳为蛇”二语,合今之说,已无参差,而统谓之曰禽。
以今所见,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并且与今天相同的是东汉王充所著《论衡》。《论衡》卷三《物势篇》:[2]?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
239 十二生肖介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