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心病这东西如同一个种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加上军队这个特殊的群体,一丝风声就会越传越邪乎。
这样一来,粮秣确实被烧,粮秣短少,谣言在初时就会得到验证,这就符合了谣言被传播的首要条件。
一天之后,就当段思聪及其麾下将领准备西渡澜沧江与叛军决战时,朝廷军中出现了异常的情形。
刚被征召而来的农夫兵大量溃逃开小差。
没逃的士兵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士气全无。
这哪象要与敌决战的军队,不炸锅炸营就已经不错了。
这种情况下,段思聪不得不取消决战的旨意,收缩防线,准备重整之后,再做打算。
而百里康早已经在散布谣言的同时,将消息传递回徐守仁处。
徐守仁自此向高方建议全军反击,并由自己率两千余麾下做为先锋,投入战斗。
高方正为战局烦忧,但听到徐守仁建议让他全军反击时,他还是犹豫了半天。
确实如此,连防御都是问题的时候,轻易下达全军反击的命令,那就是破罐子破摔,不想过日子了。
但高方现在毕竟要依赖明国的支持,凭眼下的战场局势,高方想凭自己翻身已经没有希望,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明国身上。
所以高方只能应允徐守仁的方案,而徐守仁主动率军做为高氏军先锋的提议,让高方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也涌起了一丝感动。
毕竟,无论成败,徐守仁及其麾下两千人是为着他而去流血。
第二天,也就是在段氏朝廷军还在纠结粮秣被焚毁的谣言时,高氏军开始了全军反击作战。
徐守仁率两千余麾下用高氏军的刀甲冷兵器在主战场向朝廷军发起了进攻。
明军正规军早已经是普及了火枪,如果徐守仁率领的是正规明军,这一场仗还确实不好打。
段氏军虽然被谣言所惑,士气低迷,但所影响到的仅仅是刚征召而来的农夫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