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络百里康。希望他能在不经意中拖住段氏大军的进攻节奏,为高方争取苟延残喘的时间。
百里康获讯,这对于他来说轻而易举。当天晚上,他便令麾下随从暗中潜入后方,连点了九处粮营,烧毁了至少六成粮秣。
如果不是为了平衡双方实力。以百里康明国特使的身份。潜入烧毁全部粮秣也不是难事。
志得意满的段思聪一觉醒来,闻知粮秣被人所毁,狂喷一口鲜血。
昏迷半晌之后,段思聪悠悠醒转,他执意要立即与高氏叛军决战,争取在粮秣用尽之前击溃高氏叛军。
段思聪麾下将领也都赞同,因为这些天的战斗,已经让大家都清楚了高氏军的实力。真用倾全力一战,必可一举击溃高氏叛军。
就在大理君臣热议如何排兵布阵时。百里康见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他令随从迅速向都城大理府散布谣言,声称朝廷十六万大军粮秣全部被烧毁,如今军中余粮仅够三日所需。
百里康的性格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一种。
任何麻烦的事,对于他来说,就会选择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去处理,而往往他的方法最为有效。
百里康让随从散布的谣言中,声称还有三天余粮是经过考虑的。
谣言要让人信以为真,往往不能全部都是谎言。
在散布的谣言中,粮秣被焚是事实,烧毁六成以上是事实,而仅够三天所需却不是事实。
如果散布的谣言声称已经断顿或者仅够一日所需,这谣言就会被迅速验证是假,而一旦被确认为谣言,那么朝廷军的士气就会因此而产生反弹,无法达到拖延的目的。
而如果声称可供所需的时间过长,如还可支持六天甚至八天大军所需,那么朝廷军勿须考虑其它,面对西岸的叛军全力进攻就是,六天时间,完全可以在一鼓作气之下,击溃叛军获得胜利。
百里康只所以选择三天,那就是算准朝廷军无法在三天之内迅速击溃高氏叛军,那么所存粮秣就会成为士兵心中的心
第二十七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