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为了安全起见。莫库斯还是下令让薛灵哥河南岸的十万大军南撤,同时下令土兀剌河西岸和镇州城中的溃兵一起西撤,一起拱卫大王府。

    这本来也不算是昏着,集结主力拱卫大王府。无论怎么说都不能说是昏着。

    但这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变数。在薛灵哥河北岸与阻卜军对峙的十万斡朗改、辖戛斯联军,见阻卜军突然撤退,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如果渡河追击,势必会引起两军血战,所谓“穷寇莫追”。大量的兵员消耗不符合斡朗改、辖戛斯两国的利益,况且战局依旧不明朗,斡朗改、辖戛斯联军还想再等等、再看看。

    但如果不追击南撤的阻卜军,联军又无法向明国交待。毕竟已臣服于明国,公然抗旨。面对近在咫尺的明军,联军还没有这种胆量。

    所以,再三考虑之后,联军决定“追击”,但不是渡河追击,而是沿着薛灵哥河向西“追击”。

    美其名曰“迂回、包抄”。

    这本是联军消极怠战之举,却不想无意中截断了莫库斯西逃之路。

    身在大王府的莫库斯自然不知道唯一的退路已经被十万斡朗改、辖戛斯联军截断,他依旧在期盼着明军能接受阻卜的投降,然后撤军。

    而迅速回师的两路大军,也让莫库斯无形中增添了不少底气,毕竟新军人数相对于阻卜军而言还是劣势的。

    这一等,莫库斯整整等了半个月。

    等来的不是百里无忌的旨意,而是云扬、丁思觐两路新军的到来。

    而云扬、丁思觐两路新军的北进路途与百里义不同,百里义的目标是攻克镇州,然后从大王府东边侧击,而云扬、丁思觐两路新军则分别顺乌鲁古河两侧北上,隔河相望、左右呼应。

    三路大军会师之时,当百里义将阻卜大王莫库斯欲归顺的意图告诉云扬二人时,被云扬二人一口回绝。

    云扬的意思很简单,出发前皇上就交待

第六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