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原处。照旧过日子。

    甚至几个部族稍加联合,派小股人马袭击辽军后背,这令辽军苦不堪言。

    也正因为不断地与辽军征战,阻卜的各个部族才开始真正建立起部族联盟。选出首领。称之为“阻卜大王”,将治所设在乌鲁古河西岸,并在东岸置镇州,囤有大量军队,以防范辽军的突然入侵。

    百里无忌有着后世的经验,自然能领会大漠深处游骑出没的可怕之处,才有了让云扬、丁思觐每隔百里建造堡垒的旨意。

    如果说游骑在大漠中如同幽灵,那么这些个堡垒就是镇灵碑。有着手榴弹、火枪、火炮远中近、高低的交叉火力配置和堡垒周围地雷的埋设。游骑想要攻克堡垒,所花费的代价是相当恐怖的。

    而另一路新军。也就是百里义部则不同,他沿潢河西向,至潢河末端,转西北向,直扑向阻卜镇州。

    这场战争胜败其实并非取决于新军战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后勤,新军三十万大军行军数千里,这考验着明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对这个时代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幸好百里无忌这些年不断地修筑官道,贯通南北东西,方才能使长江以南的军械物资源源不断地北上。更因鲸吞了周国,才能方便地将物资迅速地调集到丰州以北。

    但过了丰州,就只能靠每百里一个堡垒做为补给点了。

    这次北伐,明国通过发行朝廷债券筹措资金,并通过征集百姓充当民夫,而民夫的主要来源依旧是长江以北的原周国百姓。

    明国百姓生活水准远高于北方,已经不再被民夫的饷钱所吸引,只有北方的原周国百姓,依旧为此而蜂涌报名。

    也正因此,但上百万民夫被征集之后,原周国的朝野迅速安定下来,这上百万民夫的征用,解决了上百万户家庭的吃饭问题,这是百里无忌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看到这个好处,百里无忌下

第四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