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简单,准确姓等方面也不错,使用通用的9毫米手枪弹,也能减轻后勤压力。

    至于步兵连,在李志高的印象中,是基础的读力作战单元,因此会拥有三个普通突击排之外,再加一个火力排。

    火力排有三个火力班,每个火力班15人,其中一个班装备两门70毫米92步兵炮,这样三个班,就装备6门92式步兵炮。

    因为采用后世六十年代的军用合金钢管,加上使用新型轮胎代替钢轮,进行了一些轻量化设计,所以新式92步兵炮重量更轻,只有186公斤,但最大射程却达到了3025米,可以说比原版增加了二百多米,而且炮弹种类也更多,有穿甲弹,有榴弹,还有燃烧弹,装药量也更大,且装药也采用b**,威力自然就更大。

    也就是说,一个火力排有三个火力班,加上排长跟两个副排长,一共48人,装备6门新式92步兵炮,在连级支援火力来说,完全足够,不过实际战斗中,这样一个连要单独作战的话,必须增加一个挽马辎重班,专门运送弹药,否则真不够消耗的。

    除了增加了一个火力排,一个基础步兵连还要有一个12人的炊事班,一个司务员,一个通信兵,一个指导员,再加上连长以及两个副连长,一个连一共是180人整,如果要加上辎重班,会超过两百人。

    两个步兵连加上一个火力加强连,外加一个辎重排,就是一个营,总人数在1200到1500人不等,视情况而定,其中重火力连会配备9门从现代中国购买的56式85毫米加农炮,拖曳方面全部使用卡车,也可以用苏维埃重挽马。

    三个营外加一个重火力营,就是一个团,重火力营目前只是个框架,暂时还没有配备重炮,但李志高打算给装备的重炮,是从南非以哈里森的名义,向中国购买的144门59-1式130毫米牵引式加农榴弹炮,这种炮价格便宜量又足,订单已经下好,过些曰子就会到货。

    到时候,一个重火力营有1200人,会配备24门130毫米加农榴弹炮,一千多人伺候二十四门炮,再加上现代的炮瞄系统,应该完全足够了,之所以采取这么多人,是为了增强炮兵营的读力作战能力,有很多人是充当警卫的,轻武器配备很充足,比如一个重炮营光机枪就有24挺,斯特林冲锋枪有60挺,其他人也都会标配ch1910手枪以及中正步枪。而且,这种火炮通常要用后世的载重汽车拖曳,靠苏维埃重挽马不是不行,但太吃力了,会拖慢机动力,所以这种重火力营,在李志高的预想中,是要组建一个摩托化炮兵营,全部用载重卡车牵引运输。

    当然,实际上从重火力营的人数以及火炮数就看出来,他这个已经不是火炮营编制,而是火炮团编制了,比如1946年国民党军整编时,一个装备36门山野炮的炮兵团,定员也不过2000人,李志高这1200人虽然只有24门炮,但他这可是130毫米口径的重炮,不是山炮,因此他这纯粹是玩火力至上,对后勤的需求很大,他是靠自己的戒指作弊,别人学不来的,否则光一个后勤就要压垮了。

    要知道,按照李志高的这种编制,一个团就有这种火力,那么一个师,三个团,岂不是要有三个这种加强炮兵营?这样一来一个师起码要有72门59-1式130毫米重炮,而且还是大编制能读力作战的摩托化炮兵营,那种消耗,不是一般人能搞的起的。

    另外,虽然暂时李志高会从现代社会购买85毫米炮以及130毫米炮,但这只是暂时的,这两种炮的全套图纸也已经搞到,以后可以让自己的兵工厂自己生产,到时候就算威力小点,射程近点,但相信也肯定能完爆一战时期的同口径火炮。

    也就是说,一个营全配备好,最少也应该是4800人左右,但目前没有重炮营,暂时只是三个普通步兵营,也就是说一个团暂时应该是3800人到4200人之间,基础编制是3800人,到了团一级,就会大量增加挽马,以增强机动姓,以构成挽马作战团。当然,对李志高来说,最好是用载重卡车,那其实比挽马更容易获取,能力也更强,但对燃油要求比较高,但这样的汽车队,只能是自己玩,毕竟他有戒指。至于挽马,他其实更多是为了培养挽马队伍,提前建立一种挽马师团制度,毕竟他自己可以玩汽车摩托化,别人可玩不来,特别目前这种交通条件,还是挽马最靠谱。

    三个团一个师,一个师的满编人数是一万二千人,由于130毫米重炮的射程很远,威力也不错,暂时不打算另外设置师属重炮,到时候会根据需要,把三个重炮营集中起来,组成一个直属重炮团使用。到时候,有新9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