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留下的年轻老师也是跟着一起,甚至他们都会在士兵训练的间隙过去,给他们继续讲课扫盲,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李志高估计让这些老师离开,他们也不会走了,甚至就算降低薪水他们估计也乐意。
等士兵们真正训练的时候,他们更是变了个样子,无论会艹,射击,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板一眼实打实的用心练习,一点也不偷懒,而且训练完了之后,他们还会自发的凑在一起彼此讨论训练心得。
总之,一片热火朝天就对了。
如果说这些东西都只是看在眼的风貌变化,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另外一个变化就更出乎李志高的预料,那就是这支部队对李志高已经开始玩崇拜了!
过去,这些人对李志高都是有些感激,可见了面也就是点头哈腰行礼而已,彼此的关系就是正常的老板跟雇工关系,李志高养他们,他们给老板办事儿。
可是,自从李志高开始找人给他们扫盲,亲自当他们的老师,给他们讲国内外历史故事,讲国家大事,讲人物点评,甚至教导他们唱爱国歌曲以及励志歌曲后,李志高发现这些人再见到他的时候,眼光已经充满了一种热诚,见面后叫的那声“大人”更是格外响亮,甚至有次自己笑眯眯的跟两个十六七岁的士兵主动打了个招呼后,他们居然脸红脖子粗的立刻立正敬礼,激动的差点掉眼泪!
这种场面李志高太熟悉了,当年红小兵见伟人,好像就这模样,还有那些脑残粉见他们的欧巴大长腿偶像,也是这么疯狂,传销组织里那些被忽悠的传销人员见到传销讲师,似乎也是这样。
一开始,李志高还不太理解,不就是教他们认字,讲点历史故事,教唱一些励志歌么,至于么,哥们当年的学校整天玩这些,也不见我有啥激动的,甚至还特讨厌。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他自己跟这些人不同,不能拿自己的情况跟这些人比对。
这是一个悲哀与压抑的时代,这些人则是悲哀与压抑的可怜人。
而且,这些士兵因为自己当初的招兵资格问题,都是低于二十五岁,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上的,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年轻人,哪怕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但年轻身体带来的天生冲动并没有完全抹杀。
同时,这批年轻人由于贫穷等因素过早接触这个[***]黑暗的社会,被压抑了太久,也麻木了太久,且长期缺乏娱乐,内心干枯的要命,但内心依旧有自己的渴望。
如今,这批年轻人一旦过上了一种衣食无忧的群体姓新生活,又接触了现代社会那些蛊惑能力十足的教导方式,很快就给他们自己找了个主心骨或者偶像,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只有创造了这一切的李志高一个人!
说白了,他们的生活很贫苦,世界很简单,内心也比较单纯,又都还是非常容易激动跟冲动的年龄,过去也没有真正的信仰,一旦曰子好过一点,再被输入一些思想跟娱乐,滋润下他们那极度干渴的心灵,很容易就点燃内心的那种激情火焰,自己给自己找一个方向跟偶像,根本不用李志高刻意推动。
要不说年轻人从来都是变革的前锋呢,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精力的衰退以及阅历的增加,他们的这种激情才会越来越少。
简而言之,李志高发现,这些人已经开始自发的搞起了个人崇拜风潮,是一种李志高没有刻意推行,但却自然而然形成的思潮,自己这个给他们创造了这一切的大人跟先生,已经成了这些人的心理寄托跟主心骨。
当然,那些美国人不会受多大影响,不过他们也感觉到军队里的气氛变了,觉得这些人的学习积极姓忽然变的很高,他们训练的时候也轻松许多,这让他们感到很惊讶,连说就连西方人也没这么积极的。
看到这种变化,李志高才暗自感叹,早知如此,就该早点玩扫盲,这样的话,自己也不用一开始搞的那么累了。
而且,音乐的力量居然这么大,这也是李志高没预料到的,看来,以后还得继续弄点煽情歌曲过来了。
不管怎么说吧,这种变化是李志高所希望看到的,此时此刻的他,已经真正掌握了这支部队,而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此时也基本形成,复仇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
41跟42章节中修改了一些地方,主要是班级迫击炮编制减少到两具,以及把法国速射炮改成克虏伯75毫米1903野战炮,特此说明。另外感谢各位读者的细心挑错,只要不是无理由的谩骂,我都会虚心接受,所以也希望大家继续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