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上并不完全是那么一会儿事儿,毕竟明朝时候就落后西方了,不过至少这些士兵没多少文化,倒是信了李志高那番满人误国误华夏的话了。

    李志高公开讲的这些,特别是那些说讽刺满清的故事,士兵们都无所谓,反而听的很过瘾很兴奋,美国人更无所谓,当看热闹了,反正大多数也听不懂,毕竟都是中文故事,但那十个老师可不同了。国外的事儿也就罢了,那些老师也同样不怎么明白,但说本朝的事儿,他们是略懂的,最起码知道讽刺本朝是不对的,要出事儿的。可惜,他们中间要么是怨天怨地怨政斧的愤青之辈,要么是不敢明着反驳的保守之徒,所以这样的课,依旧继续这样讲下去。

    李志高除了讲国内外的历史故事跟人物点评,还用一台隐藏在几个木头箱子里的音响放音乐当伴奏,亲自教士兵们唱歌。

    这些歌曲的内容都是爱国歌曲、励志歌曲以及军歌,比如《大中国》,《男儿当自强》,《真的汉子》,《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打靶归来》,《好男儿就是要当兵》,修改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等等。

    别说,自从教导大家唱这些歌之后,士兵的学习积极姓立刻就爆棚的不行,每次唱的时候都泪流满面,不用李志高再煽情推动,他们就开始自发的开始了互相诉苦,跟以前总是藏着掖着,不对外人说自家事儿的情况完全不同。

    能来这里当兵的,要么是生活所迫,要么是走投无路,哪个不是有一堆血泪史,这么一开口子,再一阻挡不住了,倒是把十个老师吓了不少,立刻就走了四个,都是年龄比较大,顾虑比较多的,剩下的六个都是年龄不超过三十五的年轻老师,他们也十分兴奋,似乎也被部队的气氛感染了。

    经过这么几天的讲课,通过讲历史,说人物,外加教唱歌,过规律的群体生活,士兵的学习积极姓算是彻底调动起来了,很多时候都不用督促,他们自己就如饥似渴的看书学文化。

    比如如今士兵都已经全部随身带着课本、铅笔跟作业本,一旦白天的训练科目结束,就立刻利用休息的空档,凑在一起努力的学习文化知识。

    看到这个情况,李志高不禁感叹,多淳朴的人啊,要是让后世的人看到他们的学习积极姓,还不得羞愧死?不说别人,就是自己也得惭愧的不行。

    这些士兵学习积极姓的确很高,高的有些离谱,但仔细一想也容易理解,毕竟这不是现代社会那个文化爆炸的时代,各种娱乐项目都相当贫乏,而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对这些人来说,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娱乐了,更不用说开阔眼界这一说了。

    就算不听李志高的讲课,光看课本上的课文,对这些士兵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小学课本上的课文,都是一些简单的小故事,学这些故事,不但能认字,还能学到许多他们不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好奇感跟新鲜感,才是他们努力学习的主要动力。

    想一想,貌似幼儿园的小朋友刚开学的时候,也是各种兴奋,各种好学,只不过后来学的越来越多,反而就越来越懈怠了。

    另外,李志高当初教大家唱歌,只是想提高下积极姓,但却没想到这些歌曲的威力居然这么大,很多士兵唱歌的时候情绪很大,经常会随着歌曲的旋律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他们唱《大中国》,就总是高兴雀跃,唱《男儿当自强》会吼的满脸通红,亢奋的不行,唱《万里长城永不倒》以及《大号是中华》的时候,更是唱的泪流满面,几乎无一例外。

    就这样,通过一番扫盲讲课加教唱励志爱国歌曲,外加他们自发的相互诉苦,军队里的风气面貌迅速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过去,这支队伍训练的时候,虽然不能说死气沉沉,但也只是你说什么他们做什么,非常死板,他们每天最希望的,就是赶紧结束会艹跟训练,然后去食堂吃饭,因为食堂里的伙食很好。

    也就是说,吃饭才是那个时候的他们最渴望的事情。

    然而现在,经过一番初步的扫盲教育,讲一些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以及外国的崛起历史,再唱一些现代的励志歌曲,他们却立刻就变了!

    每天早晨,他们不再等宪兵吹哨子叫人起床集合,而是自己提前早早的就起来,然后自发的组成班排,先一边跑步,一边吼歌,通常都是吼修改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跑完步,满脸通红的他们就会自发的凑在一起学习课文,经常会互相提问,学习积极姓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种情况已经不止是士兵了,就连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