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啊,要不是当年的变故。我现在也应该有你这么大的孙子辈了。今天算我们爷俩有缘。”忽然间,老人像是想到了什么,“孩子,你不能在这里,快出去躲躲,明天再回来。你今天来的不是时候啊!”
“为什么啊!”
老人环顾了一下左右,将事情的始末和栖桐说了。原来从一年前开始,每周都会有人在城隍庙进行所谓的“慈善事业”。他们挑选健康一点儿的年轻人。给他们派发馒头。还一次给五个。说是带他们走,给他们免费进行检查身体。一旦合格,会给他们提供一份好的工作。这样以后他们就可以天天吃到白面馒头。为了保证每次都能有足够的人数,他们给这里所谓的丐帮头头钱银。每次带走人后都会给。而这丐帮头头,倒是也尽心尽力,每次都会为他们精心挑选十几二十个“年轻力壮”的。最近人数不够了,连残疾的,稍微老的也不放过。老人是因为太老了,加之残疾才幸免于难。他们这些人都有共同的特点,走后就再也没回来。丐帮头头解释说,因为他的面子,他们是都被选中,有了工作,出去享福去了。不会再回到这里,让他们不用惦记,也不要多说。
老人觉得不是这样,虽然不知道他们究竟干什么去了。但是你想啊,这群乞丐,一没有技能;二没有力气。(要是有这两样,也不至于当乞丐。)他们去了能够做什么?虽然这样想,但是老人从来没有对外嚷嚷。这乞丐头头不是善茬儿!他可是受了人家好处的。还很忌讳大家问起那群乞丐的去向。为了自己的安全,和保留最后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很多明白人都和老人一样,选择沉默。还有就是,老人听过他们私下里交流,虽然很小声,但是他清楚的知道他们用的是倭寇话。老人是见过世面的。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倭寇对中华的觊觎可是有历史可循的。他们不掠夺我们的财产就烧高香了。怎么可能好心到我中华来行善。
还没等老人和栖桐说完话。那丐帮头头已经到了。他已经卖了一年的人,哪还有那么多合格的。最近连住在城隍庙的人都是越来越少。这群乞丐好像一下都变精细了,对这件事情很排斥。隐约还给派送馒头起了个名字,叫“锁魂馒头”。让他听了很是恼火。这不是要断自己的财路么!上次要不是自己带了弟兄,镇压住了死活不上车的顽固分子。自己的脸可就丢大方了。
倭寇的买卖不好做啊。真不明白那群倭寇为什么那么矫情,坚决不要年纪大的。否则他会把这几个碍眼的老家伙也送去。空出了地方,他好干点儿别的。招点新人。当丐帮头头看见栖桐,眼前一亮。终于新来了一个。还是年轻的。他打量着栖桐,栖桐也在打量着他。他哪有一点丐帮的样子。肥大的绸缎汗衫,大冬天的手里还附庸风雅地摇着扇子。满脸横肉的他堆着一脸伪善的笑。栖桐是看不出一点的善意,倒是感觉像是在倭寇面前摇尾乞怜,在华人面亲作威作福
47 第047章 细菌武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