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0章 外出求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是他刚留学回来,经朋友介绍躲到了这个安逸的北方小镇。自己碰见了亦师亦友的陈夫子,两个孩子的聪颖让他惊喜,慢慢地走出了感情的伤痕,尽心尽力教导他们。他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传弟子。并从这六年的教书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著书育人,唤醒国民。他不能心碎过往,他要发展教育,让和他两个弟子一样聪明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日后教育界的第一人。这当然也是后话。

    杜老爷子虽然不舍,但是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最有利战儿和博文的发展。“容我在考虑一下。”

    当天晚上,杜家医馆早早地关门了。开始家庭会议。

    杜老爷子先发话,将白天蔡先生的话又说了一遍,“阿毅、秀娘你们怎么看?”

    凤母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桐桐和博文,他们从来没想过儿子会离开自己到远方求学,本以为山上和镇里已经是最远的距离了,还因为认亲,没有分开,现在让儿子离开自己……凤父终究是这几年出外见过世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我同意。”

    杜老爷子又问,“战儿,博文你们怎么想?”

    博文一副无所谓的样字,十五岁的他唯杜战命是从,“大哥去我就去!”

    杜战到是回答的有理有据,调理分明,“现在世道不太平了,镇里的兵越来越多,日本人对东北一直虎视眈眈,战争躲是躲不过去的。光靠武力救不了国。我堂堂男子汉,要发奋学习,为我中华之腾飞而拼搏。我和二弟随师傅去上海求学也好,那里各国实力错综复杂,相对是安全的。家里最好也结束这边的事情,一起过去。此外,上海是经济中心,学术中心,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国情,了解世界。爷爷请允许我们随老师去吧。我定不会辱没杜家门楣。”

    栖桐感叹,没想到大哥竟然有这样的志向和远见。听到这样的话,桐桐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可是就像是大哥说的那样,军阀调兵越来越密集了,这里不在太平了。现在是1925年,到1931年东北就要全面沦陷了。还有不到六年的时间。他们需要离开北方。她想过直接逃到外国去,但是大哥的话有理,他们可以先到上海。毕竟舍弃自己的国家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大哥说的有道理。他们出去求学不失为一条出路。长了见识,增了本事。我听翠妞说(桐桐的小闺蜜,镇长的千金),镇长伯伯最近老说,我们这里不太平了。整日叨咕要去上海,上海毕竟是各国的租界,乱不起来。给自己留条后路什么的。”至于镇长究竟说没说过,是不是要去上海,不是桐桐需要考虑的,也许她记错了,她现在需要个借口。高瞻远瞩、具有说服了、有威望的人的借口。趁机说服家人一同去上海。

    “翠妞还说她过一段时间也会去上海读女子学校,哥哥们去上海读书,桐桐也想一起去读书。”桐桐心想,上学可是真的提过,不同于前面是自己的脑补。是有理有据吧,真的是听说的。

    在此之前,家人就讨论过上海的问题,夫子和先生还为此辩论过,但是真的放到了眼前,大家沉默了。求学时一定的,真的要搬离这里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