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甲:取字时间和意义假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育(表示而已识字与否是另一回事)一般是两个字。如上所述这个字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在其中。在三国时凡人未必均有字。当然有人问为何不生来就取字一次把这个问题解决利落了?我怀疑那个时候的小孩成活率都比较低第一次起名嫌太珍重小孩子不受用。渐渐的起字宛若一种时尚便人人都求有字为荣。说起来在流行方面大多都是从上一个阶级渐渐向平民走。如果是写进礼制中的平民如果要用就是“逾制”是要遭到贬斥甚至杀头的。但是起字这种事情自然不能写到礼制里去于是立字也是一种流行的结果。

    小字:也就是现在的昵称如陈圆圆小字罗绮。小字这种东西基本上来源于小时候某种表现或者其它什么。若非如此则是由于身处烟花中。小字常见于明清时的倡门。曹操小字阿瞒瞒字有三种意思:一是说欺瞒、瞒哄这种事情都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一是色迷迷的样子;一是闭目的样子。看曹操的作为看来还是前两种的意思多些。说起来如果一本书叫的名字带了曹阿瞒恐怕只能算是小传了。

    变迁:这些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名就有一个字的如后汉时有一人叫李昙字云。

    实际上说到底我还是希望大家原谅这些细节的不尽不实处毕竟我不是历史专家。我也说了将名和字这么早对应起来也是一种不得已之计。毕竟那么多人如果在其成名前接触肯定会遇到字的问题。

    我写三国现在看来更多是嫁接性质的了而不是历史小说。

    第一部只能是一些铺垫。如交待背景:如蛮族如佛家入中土如朝野大势如人物出场等等。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现在还不可能有篇幅来做。

    第二部便是天下大乱。到中平元年天下大乱此时沧海横流。英雄本色方能尽显。从此历史的河流便走向了我们谁也不清楚的地方。

    小说不过是可能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