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使用水下水密门这根本无法给其提供预想的安全性――因为整个系统实在是太复杂太不可靠了!
尽管防御力和适航性较差。但联合力量级在德国人的战列舰面前并非一无是处。由斯科达兵工厂生产的k1o型3o5毫米舰炮使用45okg重的炮弹最大射程2o千米每门炮备弹76。在这方面希配尔的战舰就处于劣势了德国制造地5o倍径3o5毫米大炮只能打到18千米远。在视野良好的地中海地区大射程显然是具备一定优势的。除了12门3o5毫米地主炮之外。联合力量级还有12门射程达到15ooo米的15omm副炮、12门用于反鱼雷艇的7omm射炮(射程5ooo米)以及4门7omm高平两用炮。为了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登6支援还有可拆卸的2门47毫米和2门66毫米射炮以及2挺8mm机枪。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搭载2o枚水雷。
单舰的火炮射程和数量处于下风希配尔地水兵精确的射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火力的不足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舰队在空中和水下占据相当大的优势。战争爆之后奥匈帝国共向德国购买了3oo多架6基和水上飞机这一数量占到了奥匈帝国海6军飞机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奥匈军队中的飞行教官甚至指挥官大部分来自于德国6海军!以德国目前的策略奥匈海军装备的飞机从数量和质量上根本无法与德国舰队的舰载机相抗衡。飞行员的素质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在整个战争中奥匈帝国的潜艇部队并不十分出彩(历史上奥匈潜艇击沉法国装甲巡洋舰是在1915年4月而在这个世界里法国早已投降了)。由于海军高层的保守与顽固奥匈海军在战争爆之初仅有7艘潜艇其中1艘还是没有卖出去的库存试验艇。即便是这样一支小小的力量战前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以好好强化。战争爆的时候奥匈帝国海军总司令安东冯豪斯男爵深信战争将在短期内结束因而没有着力于加强海军实力相反容忍造船所的劳动力专用于6军建设以致于奥匈海军潜艇部队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一艘新建造的潜艇其补充全都来自于在战争中的战利品包括从意大利海军那里接收来的16艘潜艇。
当直布罗陀海峡尚在英国人控制之下时德国在地中海区域的潜艇共有1o艘其中大部分是通过铁道运输到奥匈帝国港口的。在直布罗陀要塞陷落之后德军的舰只开始堂而皇之的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按照帝国海军部的计划到1915年5月初地中海区域的德国潜艇将达到25艘其中大部分是适合远航的u2型潜艇。
忽然间隆隆炮声从德国舰队一方传来这着实让莱奥波尔德将军和他的水兵们吓了一条所幸的是将军的参谋很快反应过来这是德国舰队的礼炮。
在德国人的21响礼炮之后奥匈舰队很快报以同样的礼炮。在这隆隆的炮声中两支地中海区域最强的舰队擦肩而过。
礼炮声结束之后希配尔的战舰出信号:“德意志帝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向尊敬的盟友致敬!”
对方旗舰很快回复:“奥匈帝国第2舰队司令向尊敬的盟友致敬!”
“请问贵舰队此行目的?”
希配尔上将和他的将领们紧紧盯着对方旗舰的信号塔两分钟的等待像两年那样漫长。终于奥匈舰队回信号了:
“例行巡航!”
“大选帝侯”号指挥室里的军官们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上将的脸色似乎并没有缓和一些。
“信号告诉他们前方英军的水雷尚未完全清除请他们就地返航!”
然而奥匈舰队这次没有再做回复仿佛根本没有看到希配尔舰队的“好心提示”。十分钟之后两支舰队脱离接触。在从彼此视线消失之前奥匈舰队没有再出任何信号。
“报命令我们的飞机和侦察潜艇继续监视奥匈帝国第2舰队!”希配尔果断的下达命令“舰队转向紧随奥匈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