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那里得知。维也纳的新统治者这一天居然在维也纳郊外与亲信们狩猎。
“年轻人真是自信!”辰天自言自语着心中感慨颇多。
视角重新回到那片海域的时候双方的了望兵已经能够看到对方舰队的烟柱了。
不约而同的德奥两支舰队开始改变阵形。由于在战争中总是频繁的互派军官交流这两支海军对彼此的战略战术可以说是相当的了解因此希配尔上将把他的战列舰排成战斗斜纵队、巡洋舰和驱逐舰居侧的时候莱奥波尔德将军并不惊讶。相对的奥匈舰队的箭头队形也没能给德国人带来任何意外。
天空中德国舰队的1o架水上飞机与奥匈舰队的8架水上飞机盘旋交错着。如果双方之间交火那么这将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战。可是这里的海面除了机械的声音之外平静得可怕。
假如这只是一场单纯的海上阅兵式那么这个场面是令人满意的然而这个旗鼓相当的局面却生在两个暗中角力的大国之间。透过厚厚的装甲舷窗双方将领的表情既坚定又黯然。
随着两支舰队距离的拉近双方指挥官终于能够看清楚对方的庐山真面目参谋们一面观察一面快的记录着:
“战列舰――联合力量级1艘、君主级1艘、拉德茨级1艘、加富尔级1艘(意大利建造)、格拉茨级3艘、布达佩斯级2艘、卡波级1艘(意大利建造)!巡洋舰――沙伊布斯公爵级2艘……”
“战列舰――国王级2艘、奥斯特弗里兰级1艘、圣文森特级1艘(英国建造)。战列巡洋舰――“毛奇”号、“塞德利茨”号巡洋舰――海风级1艘……”
这个时候人们逐渐意识到笔下的这些名字将成为自己今后的对手对方的名字越是如雷贯耳未来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将越大。
渐渐的两支舰队之间的距离拉近到5ooo码双方甚至能够看到对方的炮塔在缓缓转动一门门粗黑的炮管直直指向对方。如果有人开火这将是一场惨烈地战斗。如果没有那么也会是无言的较量。
挂着旗舰旗的两艘战舰“大选帝侯”号与“特格托夫”号既是双方的旗舰也是各自舰队中最新、最强的战舰它们自然成了彼此目光的焦点。对于拥有强大火力的“特格托夫”号希配尔和他的战舰并不怵。这艘奥匈帝国的新式战列舰采用较为少见的平甲板设计长152.2米宽27.3米吃水8.2-8.6米。从外观上看舰身粗而肥而且由于舰体并不大。又背负了四座三联炮塔联合力量级地适航性能并不太好。其标准排水量19698吨满载排水量21595吨单从吨位上看要较标准排水量25796、满载排水量286oo的“大选帝侯”号轻一个等级。主机功率27ooo马力最大航2o.4节略逊于最高航21节的德国国王级战列舰。
与德国国王级战列舰相比相比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上层建筑比较低矮――奥匈帝国的设计专家认为这样可以使得敌人比较难以现或者瞄准。然而令各国船舶设计师和海军将领感到不解的是在矮小舰桥的后面就是主桅杆和13.5英寸高的两座巨大地烟囱!
在这个时代。论战舰地防御能力。德国人的作品是无庸置疑的no.1国王级战列舰更是其中地极品在与英国海军交战中这级战列舰强大地防御力和惊人地生存能力已经得到了验证。而奥匈帝国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的船体虽然覆盖着从15omm到28omm不等地装甲。其中水平防护甲板由两层分别为3omm和48mm的装甲构成。但其水下防护非常糟糕
同时期的德国占战列舰在船壳和防雷隔舱之间有4-5米的隔离带联合力量级仅有2.45米。德国战列舰水下没有水密门水手要到达另外一个舱室必须先经由梯子爬到最临近的水线以上部分地水密门。然后再爬下去这看似很笨拙却非常保险而联合力量级则
<第二十七章 战争还是和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