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天建议下6军部制定的一战标准射杀5o人成为王牌战果过百人则晋升为级王牌在装备专门的狙击步枪和开办狙击学院之后这一标准将适当提升)
战后英国人称这里为“死亡路口”德国人则称之为“狙击手加分点”。
在这个十字路口西面那条街的街口摆着一门英制57毫米射炮旁边躺着好几个手中没有任何武器的英国士兵看样子是这门炮的炮手大炮后面还放着半箱炮弹地上连一个空炮弹壳都没有。很显然这门大炮被推到这里之后一炮未。
尽管猎杀了三个炮手并迫使英军到目前为止都无法使用那门大炮轰击对面的房子希尔德兰的心情却并不是很爽。一条街上有如此多同行抢生意他提高记录的度降低了不少原本打算在这场战斗结束千达到45o人的新记录现在看样子有点悬了。英军在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之后士气已经出现下滑的迹象虽然平均下来每个德国伞兵只射杀了不到4个英军但英国人却足足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
希尔德兰现在所在的地方空气清新、视线开阔而且身下的积雪还能令他保持头脑清醒唯一令他担心的就是偶尔落在附近的炮弹。他右手握枪左手则搭在
瞄准镜前防止镜片反光街面上刚才还在地上挣扎和挪动的几个英军士兵已经已经被举着白旗的医护兵搬走在连续三波冲锋失败之后英军官兵似乎退到他们占领的那两条街道上酝酿新的进攻。
如果从更高处看的话希尔德兰的灰色军服在白色屋顶上非常显眼屋顶上唯一的遮蔽物就是他旁边那根粗短的烟囱。在观察过街面的情况之后他又慢慢挪回到烟囱后面。
在希尔德兰所在那栋房子后面的几个巷子里希尔兹少校集结了近五百名伞兵而且这些伞兵全都在枪口装上刺刀他们也是福丁镇防御战中第一批打算使用刺刀进行肉搏战的德国士兵。
“大家不用担心英军人数虽然很多但这里道路宽度有限他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展开!就算和俄国人交手的时候我们也不落下风英国人就更没什么了!”
希尔兹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给士兵们鼓劲他自己手里也拿着一杆上了刺刀的步枪。在比亚韦斯托克战役之后很多东普鲁士军团的官兵都会自豪的说起其中几场硬碰硬的刺刀战毕竟他们的对手是号称刺刀战最强的俄**队。
不过希尔兹组织这些士兵准备拼刺刀并不是为了摆酷或者显示德**队的刺刀战能力英国人在街口使用大炮进行近距离火力支援的企图虽然被德国狙击手破坏但镇口的英军火炮、攻守双方的手榴弹以及德军自己的迫击炮使得街口大部分房屋都遭到严重破坏好几栋已经坍塌半坍塌状态的房子也不在少数据守在房子里的德军士兵则不是死伤就是被迫撤退封锁街口的火力相比最初已经下降了许多刚才英军最后一波冲锋距离成功夺取这片区域就只差一口气。
更加重要的是此时加里斯中校已经无法再调拨更多的预备队支援这里的战场两团英国骑兵和一列火车先后从南安普敦方向赶来现在骑兵正在缓缓逼近桥东镇区火车运来的部队和火炮则在6续卸车。
当东面传来一阵微弱的嗡嗡声时希尔兹和他的士兵纷纷用期盼的眼神仰望天空哪怕来的只是一架德国侦察机他们也会非常高兴屋顶上的希尔德兰侧过身来寻找那种飞机动机轰鸣声的制造者然而随后飞过他们头顶的却是一架不折不扣的英国侦察机简陋的机身、草黄色的涂装还有机翼和机身上的徽标没有一样和德国空军挂得上勾。
希尔德兰略抬枪口对准那架正在远去的英国飞机他从瞄准镜里能够看到英国飞行员的身影3oo多米的距离也在他的射程之内。两秒之后希尔德兰满怀期望的开了一枪然而他等待中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那架英国侦察机依旧晃晃悠悠的向前飞不一会儿开始右转盘旋。即便是级王牌的称号也没有让他用一支步枪击落一架飞机。
年轻的射手心里顿时感到无比失落而下面的伞兵们心头也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云。
嘘……
尖锐的哨子声忽然打破人们心中短暂的平静英军士兵和加拿大士兵一下子从各处涌出来数米宽的街道上顿时人头涌动趁着这个机会四、五个炮手迅跑到街口那门大炮后面。一个炮手刚刚奋力的打开炮栓胸口却在瞬间被2颗子弹穿透他想找个东西支撑自己后退的身体可是被地上一具尸体绊了一下最终只能无助的伸开双臂向后倒去倒在这条洒满阳光却无比阴郁的街道上。
第二十三章桥(6)
哒哒哒……
持续的射击使得机枪兵的肩膀承受着很大的后座力轻机枪的枪身连同机枪兵的身体都在有节奏的颤动着机枪前端双脚支架的钝角由于来回摩擦而在窗台上留下两道明显的划痕从枪膛蹦出的子弹壳像是断线的珠子般成串成串落在地板上。
随着一条弹带完全被机枪“吞入腹中”机枪手已经能够感到枪管的炙热他迅将机枪拖下窗户放在地板上戴着厚手套的副机枪手当即更换那根热得快要变形的枪管。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机枪手来说这个过程只需要花上3o-4o秒加上装新弹带的时间1分钟就能让这挺轻机枪重新焕活力然而“火鸟”这种与刘易斯机枪相似的粗糙枪管在美感上远无法和传说中用冲压技术制成的g-42机枪相比受到射和射程的限制“火鸟”并不具备成为通用式机枪的条件。
当这挺机枪重新回到战场时英军步兵仍在前赴后继的冲过街口在街口周围的几栋房子里随即爆了激烈的争夺战然而英国人占有巨大优势的数量使得这种逐屋争夺的战斗毫无悬念。
楼下传来大门砰然被踢烂的声音时楼上的这两个机枪手大感不妙他们的机枪虽然在之前的几分钟里射杀了不下于5o名英国和加拿大士兵但英国人和加拿大人仿佛吃了兴奋剂一般不顾一切的向前冲即便不计成本的投掷手榴弹德军伞兵们仍有种抽刀断水的感觉。
如果辰天看到这个场景一定会想起某个游戏里面的狗海战术。这里的英军的确已经陷入狂热状态他们无视自己的生命毫不犹豫的踏过死者或将死者的身体很多人不再停下来瞄准和射击步枪上的刺刀成为他们眼中唯一的武器。
“小伙子们该我们上场了!”
冲到街道上的时候希尔兹左手持枪右手拿着一枚已经旋开底盖的手榴弹紧跟在他后面的伞兵也是同样的姿势更后一些的人则双手紧握步枪。这些伞兵都是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的优秀士兵在这个时候用他们进行刺刀战是对是错已经很难说清楚毕竟他们过了他们身后的街道福丁河大桥就触手可及了。
在用牙咬出导火绳之后希尔兹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便将手榴弹甩进2o米开外的英军人群中伞兵们投掷的第一波手榴弹让英军冲锋的队列顿时倒下去一片6续进入街道的德军伞兵用身体和刺刀阻挡在英军继续前进的道路上。在德军士兵们面前后续的英军也一个个无所畏惧的冲过手榴弹爆炸后形成的烟墙他们斜端着的步枪上尖锐的刺刀同样散着骇人的寒光。
“喔……”
两军相交之前双方队列中都不约而同的爆出一阵声势震天的呐喊。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瞬间交汇在一起狭窄的街道顿时被两片人潮挤的水泄不通。在冷兵器时代兵力处于劣势一方有时会选择在地形不开阔地带迎击兵力占优者以利用对方无法充分展开之机弥补己方数量上的不足这一战术时隔多年在机枪大炮时代仍然能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拥挤的街道使得肉搏战根本没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希尔兹准确的格开面前那个英国士兵刺来的刺刀然而对方的刺刀并没有被格远希尔兹随后的反刺也被对方用枪身格挡。两柄刺刀当当轻磕几下之后希尔兹小碎步前进并用枪身格住对方的步枪双方都想借着这个机会将对方推倒两张面孔随即拉近到不到2o厘米的距离他们甚至能够看清对方眼睛中因为暴怒而产生的条条血丝。力量略占上风的希尔兹奋力一推迅即右手一扬朝着英国人就是狠狠一枪托被砸中者面部骨骼断裂的声音异常清晰。那个英国兵一声惨叫之后捂着脸倒在地上希尔兹毫不犹豫的一刺刀下去让他彻底安静下来杀人者身上顿时沾满被杀者喷涌而出的鲜血站着的人面目狰狞断气者死不瞑目。
就在希尔兹旁边杀人者换成了一个英军士兵被杀者的灰色军服在染上鲜血之后颜色没有太多的变化然而那一瞬间的痛苦却丝毫不减。
参加刺刀战的士兵几乎没有开枪的机会因而街道上枪炮声和爆炸声稀疏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胜者的嘶吼、败者出的声声惨叫以及将死者无助的哀嚎。尽管刺刀战给双方直接带来的伤亡度还不如一挺机枪扫射来得快但英、加军队黄色的进攻潮流几乎因此而停滞为数不多的德军士兵则像是一道灰色的堤坝死死拦在街道中央。
这个时候应该是狙击手们挥的最佳时机暴露在街道上的进攻方军官们按照军衔由高到低一一被射杀有时候一颗中距离射出的子弹在击中的原定目标后还能来个漂亮的串糖葫芦。希尔德兰第一枪便正中一个加拿大少校然而旁边的加拿大士兵却现了他藏身的地方十几支步枪拼命向着他所在的屋顶射击那种子弹击中木板的噗啦噗啦声迫使希尔德兰不得不再次转移木质的阁楼和屋顶被那些子弹完全打烂只是时间问题。
数千名英、加步兵使得附近几条街道像汛期的河道一样满的几乎要溢出来在路口附近残余的一些德军火力点里防守方的士兵们已经不需要多作瞄准了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射击、扔手榴弹、再射击对方士兵就像是秋天麦田里的麦子一样等待收割。
终于整个镇子随着这场恶战而变得疯狂起来一天之前这里还是个宁静的地方现在却成为战斗者的圣殿和屠戮者的宰杀场。很快德军伞兵们手榴弹耗尽了步枪子弹也打光了他们纷纷拔出手枪朝下面连连开火当仅有的几排手枪弹也耗尽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操起步枪一面装刺刀一面往外面冲。
终于的终于英加联军在总共付出了近2万人的代价之后成功的清除了这片镇区大部分德军火力点防守方的火力已经无法遏制联军前进的步伐。街面上的德军士兵们仍在顽强抵抗然而剩下的两千多名联军步兵却用身体组成一柄大锤它渐渐开始撼动那道仅剩下不到3oo名德军伞兵组成的血肉堤坝。
随着代表撤退的3颗红色信号弹冉冉升起德军空降部队在福丁河大桥西面镇区的抵抗宣告失败。
“1连2连殿后!其余人撤回大桥!”
尽管战斗的血液正在全身涌动但希尔兹还是理智的遵守了撤退的命令再说这里的形势已经相当清楚英加联军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清理街道两侧的房屋部署在这附近的德军机枪和机枪手不是战死就是被迫撤离原来的战位步枪兵大都直接加入到街上的肉搏战狙击手们多数已经停止射击并向更靠后的射击点转移。
值得庆幸的是伞兵们并没有将这个撤退演变成溃退毕竟镇区只是守卫大桥的第一道防线在百余名后卫士兵的掩护下这片镇区残余的德军士兵纷纷退向大桥那里有相对坚固的桥头防御阵地。
西面镇区丢了位东面的镇区的德军伞兵部队也面临着非常艰巨的考验。最先到来的两个英国骑兵团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在丢下百来具人和马的尸体之后英军骑兵便放弃了进攻他们转而协助后面的步兵搬运装备以及在附近区域进行警戒。从第一列火车上下来的英国步兵人数不多从他们行进的队列来看不过1o来个步兵连然而他们火车上所携带的火炮却是德军伞兵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从望远镜中看到英军士兵们将一门门大口径野战炮推到镇外3、4英里处加里斯中校的脸色非常难看然而在步兵和火炮附近游荡的两千多名英国骑兵断绝了他任何想要主动出击的念头。
1点刚过从海滩方向飞来的18架舰载轰炸机如同救世主一般出现在福丁河大桥南面的天空连续的起降和轰炸使得飞行员和飞机都渐显疲态但他们还是来了。
面对德军机群之前在附近盘旋的那架英国侦察机早已逃之夭夭而刚刚占领桥西镇区的联军步兵则毫不理会他们不等清理战场便像受伤的野兽般不依不饶的攻向大桥里瑟将军和他的加拿大盟友目的很明确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守桥德军彻底击溃。桥东的英军没有太多的表示这些英军官兵都是都是头一次在战场上遭遇对方飞机附近也没有掩体供他们躲避他们最多是驻足观望德国轰炸机群或是在军官们的叱喝下继续推动沉重的火炮。
此时轰炸机群对何处进行轰炸的决定权已经交到加里斯中校手里是将标识信号弹扔到桥西还是组成箭头指向桥东他必须尽快拿定主意。斟酌再三之后加里斯决定引导己方机群轰炸东面英军步骑兵同时将一个营的预备队调往桥西的桥头阵地加强防守。
很快伞兵们在桥东的镇口点燃十几支红色的信号烟火从空中看来一个并不标准的箭头指向东面那条铁路上一列已经停下来的火车那附近还有数千英国骑兵、步兵和好些大炮。
看到地面的引导信号之后轰炸机群的指挥官作出右转进攻的手势他那架领头的“鸵鸟I”率先转向并开始降低高度。
看到此情此景站在福丁河西面的里瑟将军一阵心酸若不是遭遇德军猛烈的轰炸他的大炮大概早已用炮火摧毁了这片镇区现在镇子里满地躺着的就应该不是他的士兵了。
和里瑟所部当初遭遇轰炸一样东面的英军也当场被炸蒙了德军飞机的炸弹大都投向那列火车不一会儿被炸坏的火车头蒸汽四溢后面的车厢也被炸烂炸倒好几节布置在几节车厢顶上的维克斯机枪拼命嘶吼然而面对呼啸而过的德国轰炸机它们的子弹却显得势孤力单。已经下车的英军步兵纷纷抛下大炮分散躲避骑兵则被炸得四处乱窜地面在德军航空炸弹和英军弹药的爆炸中不断颤抖着。
当英军好歹组织起像样的防空火力时德军机群的轰炸也接近尾声火车附近一片狼藉地面上依旧到处是零碎而令人作呕的东西洁净的雪地上露出东一块西一块的泥土附近几座小山丘像是癞痢头一样难看。
德国海军舰第2载轰炸机中队的战果是炸瘫英国火车一列炸毁英军12o毫米火炮2门、炸坏3门报销英军弹药35箱、英国步兵37名、骑兵29人、马26匹英军苏格兰第13、17骑兵团和英格兰萨利托步兵团的战果则是击伤德国轰炸机一架。
当德军的轰炸结束之后满脸雪块、泥污或是血迹的英军士兵们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他们并不忙着收拾残局而是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西面看着那架拖着黑烟滑向福丁镇方向的德国轰炸机。那架飞机上实在承载了他们太多的怨念当它越飞越低并最终落在距离镇子数百米的地面上时英军官兵们像是取得一场伟大的
胜利一般欢呼起来。这种气氛甚至感染了桥西面的英加联军他们乘势组织起新的一波冲锋可惜在德军收缩防守的桥头阵地前丢下两百多具尸体之后他们再度败退下来。
英国骑兵们此时好像一只只饥饿的狐狸而那架躺在地面上的德国轰炸机就像是受伤无法飞行的鸽子面对如此美味而难得的食物狐狸们自然不想放过。不等重新整队骑兵们便三三两两的冲了过去。镇里的德军迅即派出一小队伞兵前往救援而德军轰炸机群并未急着离开它们不断用后部的机枪扫射英军骑兵骑兵们只得一次次躲避或是驻足用骑兵短步枪还击。
当伞兵们赶到那架飞机旁边时他们现里面两个飞行员都伤得不轻飞机的动机仍在冒着黑烟紧急迫降使得它差点机毁人亡还好它只是在滑行过程中向斜右侧并折断了自己的右翼。在将飞行员们救出之后伞兵们朝机舱里扔了几颗手榴弹将其炸毁。
“在地面上俘获一架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吧!”
看着正在燃烧的德国轰炸机酸狐狸们一脸不屑的互相安慰着。
在耗尽所有弹药之后德国轰炸机群踏上了归航它们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英国人造成不小的损伤但这些远不能遏制英军的进攻。不久之后第2列、第3列火车6续抵达福丁河大桥东面在正面的英军炮兵阵地上越来越多的火炮将炮口对准那座小镇。
“传我命令镇区里的士兵全部退回大桥附近!”
加里斯毫不怀疑英军会夷平这座小镇尽管镇里还有不少的英国居民毕竟区区数百人的性命远比不上一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战役重要。英军唯一不会炮击的就只有这座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大桥。
果然驻守在桥东镇区的2个伞兵营还未完全撤离英军凶猛的炮火便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在密集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剧烈爆炸中一栋栋建于上个世纪甚至上上个世纪的房屋变成废墟随着英军炮击的持续进行就连废墟中的石头和砖块也逐渐被碾成粉末。守卫在大桥周围的德军伞兵们冷冷的看着这个场面看着这个极不起眼的小镇被摧毁看着数百个生命在烈焰中消逝。
45分钟之后英军的炮火停息了那片镇区已经看不到一栋完整的房屋所有的残墙断壁都不过一人高爆炸的高温蒸了人们的血液也烤焦了人们的躯体以致于瓦砾堆里根本看不到死亡的痕迹。
加里斯为自己及时撤回部队而感到庆幸然而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只会更加残酷。
27日下午2点35分由南安普敦来的第一批英军步兵列队向福丁河大桥动进攻2o分钟的激烈战斗之后35oo名英军步兵死伤过半并被德军击退。在这期间西面的英加联军动了他们最后一次进攻在损失了近千人之后从汤顿而来的这两个师已经无力再度起冲锋在后续军队抵达之前英军在这一面的进攻暂时停顿下来。
下午3点25分大桥东面的英军动第二波进攻此次投入的兵力多达67oo人其中包括12oo名骑兵英军一度推进到距离大桥不足2o米的地方最后德军士兵们通过惨烈的肉搏战击退对手。次战过后守桥的德军伞兵仅余2ooo人总体损失达到6o%德军指挥官加里斯中校再度做好炸桥准备。
下午3点5o分第8列从南安普敦方向而来的列车抵达福丁河大桥附近这列火车上运来了18辆装甲汽车以及5辆英军最新式的小游民坦克这个时候古德里安混合装甲师的装甲突击队已经成功穿过英军防线并在第2、3空降团的配合下推进到了距离大桥仅2英里的地方人类历史上第一场6上钢铁碰撞将使这场大桥之战成为大战中最经典的战斗。
第二十四章最原始的装甲聚会
由南安普敦而来的第8列英军火车停稳之后车上手持武器的英军士兵在下车后不是立即集结起来然后向战场前进而是在四周部署严密的警戒哨同时在火车平板车厢与地面之间用钢板或厚木板搭成简易卸车梯板。
在那些平板车厢上士兵们则忙着掀去那些特殊货物上面的帆布一辆辆布满铆钉、样式并不完全一致的钢铁战车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驾驶员们迅进入到属于自己的战车里他们很快将这些铁家伙们动起来熟悉的动机轰鸣声和排气口喷出的青烟这次来自英国制造的战车。
从这列火车所在地向西看去福丁河大桥的身影清晰可见。
“往前往前稳一点!好!”
一个身穿黄色卡其布军服的英国士兵不停挥动着双手他指引的是那辆装甲汽车正在缓缓驶下火车。从外观上看这辆被命名为m1o的装甲汽车不过是在民用汽车的底盘上铆上装甲板除去车顶上那个装有一挺维克斯水冷机枪、可回旋、全封闭的圆筒形机枪塔之外它的大小、轮廓与普通的民用轿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方形笨重的前置动机、4个车轮且只有2个是驱动轮。动机和驾驶室用装甲包得严严实实它只有驾驶室正面留下两个狭长的方形观察孔两侧还各有1-2个小射击孔车门位于驾驶室的两侧在车门旁边还放着两个备用轮胎。
与德军的“大刀”和“特洛伊”型装甲车一样英军的m系列装甲汽车使用的也是实心橡胶轮胎。英军这些以民用轿车为地盘的装甲汽车特点就是灵活机动其中191o年生产的m1o公路时达到6o公里现役最老的mo7时也有45公里这些装甲车的缺点则是火力和防护力较弱它们通常只有3到4名成员和一挺重机枪其装甲厚度一般只有4-5毫米车组成员另外可携带轻机枪、反坦克步枪、普通步枪和手枪等少量武器。
“移动移动保持方向和度!”
对于面前这个难看的大家伙正在引导它前进的士兵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它和一般的装甲汽车虽然都有铆钉装甲车身和燃油动机但它的外形要奇怪许多。它的身躯庞大高1.9米宽3.1米长6.7米从上往下看依次是装有一门4o毫米火炮的可回旋炮塔炮塔体积不大看上去仅能容纳一人;接下来是近似长方形的车身最前部有一个大约45度、斜面向上的倾角倾角到车顶还有一小段垂直的车壁战车的观察孔就布置在那里车身正面和左右两侧各布置有一挺机枪;最引人注目的要属它的钢质履带这是以往任何一种英国战斗车辆未曾使用过的技术。(历史上英国的第一辆坦克尚未采用著名的菱形车体设计它的外形更像是没有炮塔、火炮设置在车壁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1916年研制成功的马克I型坦克才是第一辆外观呈菱形并采用外圈式履带的坦克)
这5辆由斯文顿上校的技术小组研制的战车在英军内部被称为“小游民”坦克它简直算是集合了英、法、德相关设计理念的混血儿。“小游民”的底盘是在拖拉机的基础上加长驱动履带然后在竖起的角钢架上焊接上锅炉钢板这一点是英国人最初的设计而车顶上的回旋式炮塔则借鉴了德国人和法国人的设计理念。“小游民”总重量达到18吨几乎是德国坦克的两倍1台功率8o千瓦的戴姆勒直立式水冷汽油动机布置在车身后部其装甲厚度为6毫米时仅6公里最大行程3o公里。(这与历史上的小游民坦克有一些差异毕竟战争进程已经改变许多历史细节也该跟着生一定的改变了)
当英军的这18辆装甲汽车和5辆小游民坦克先后卸车完毕之后战场上出现的第一支非德军装甲部队开始向福丁河大桥前进。这些刷着米字旗的“小游民”们在行进时不仅出巨大的噪音度也是慢得出奇下车地点到大桥约有4公里光这一路程它们就需要走上大半个小时。德军在法国战场上采用的坦克配装甲车的突击战术已经引起了各国关注英国6军对这种战术也是推崇有佳在6辆准备配合步兵动攻击的装甲汽车疾驰而去之后剩下的12辆就只能陪着“小游民”们慢慢悠悠的向前挪动了。
尽管大桥在望激烈的枪炮声也在述说那里德国伞兵们战斗的艰苦然而德军装甲突击队却不得不在路旁停了下来。
“见鬼!”
一个上士车长狠狠的踢了一脚他的坦克可是这个铁家伙非但不领情还让踢它的人痛得呲牙咧齿。
这已经是这辆坦克在行动中的第二次抛锚了此前已经有一辆坦克因为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而被突击队放弃幸好那时候还在德军的2、3空降团的控制范围内那辆坦克暂时由伞兵们帮忙照看着。可是这个地方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没有英军布防又远离德军实际控制区。
从装甲维修车上下来的十来名士兵随即围着这辆倒霉的坦克检查起来坦克兵上士在一旁闷闷不乐的抽着
<第二十一章 桥(4)-第二十五章 坦克星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