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明辉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的事情,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只有他们觉着有这样的外敌,才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整饬内务,你明白么?那有些个书呆子,天天以为天朝富足,八方来朝的——他们以为八方朝贺的,真是礼仪之邦么?”

    玦儿仍是疑惑不解:“要说你是装样子那可不像,哪有人像你这样三更眠五更起的,也太折腾人了些。”

    季涟笑着摇头道:“你看我这像装样子么……我是真的急啊……只要想着我以前在画画听曲的时候,阿史那摄图在修习我们的兵书典籍;我在田猎的时候,阿史那摄图在厉兵秣马——你叫我怎么安的下心呢……皇爷爷说,开疆辟土固然不易,固本守成却更难。我不求别的,但求风调雨顺,岁岁平安,做一个守成令主,也就心足了……”

    玦儿听了他这样认真的话,便握着他的手认真道:“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我相信你的。”

    季涟微微一笑:“你又怎么知道我做得好了?”

    玦儿歪歪脑袋想了想,笑道:“我爹有时给我的信里就会夸你啊,我虽然不懂你弄得那些什么税法新政什么的,可是我爹上次的信里说苏浙一带对新税法颇有赞誉呢——皇爷爷还在的时候,就常跟说你的好,说你——”,她偏头想了想,笑道:“堪为守成之君呢。”

    季涟心念一转,抚着她的手问道:“若是,没有你爹和皇爷爷这些话,你也觉着我做的好么?”

    玦儿点点头,季涟看着她明亮的眸子,微笑着点点头,轻声道:“嗯,我信你。”

    玦儿笑问:“难道别人说你好,你都不信么?”

    季涟想了想道:“不一样的,乌台的御史除了有事没事找茬骂我,从来不说我好的——不止骂我,满朝文武在他们眼里就没一个好人;别的臣子们要是夸我,要么有做错了事怕我责罚,或者是接下来要驳我别的诏令,先给我个软垫垫着;皇爷爷说我好,是想让你喜欢我;你爹说我好,是因为我减了他的税。”

    他说到这里便住了口,玦儿低头一笑,也没再问他自己说他好是因为什么,抬头时看他还用那般专注的眼神望着自己,便呐呐的岔开了话题:“那——你日日挂念的那个阿史那摄图,真有那般厉害么?”

    季涟微楞了一下,听她问到这个,想了想叹道:“我见过突厥的骑兵,那都不是人……那是草原上的狼啊,祖宗传下来的根基,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我手里丢失寸土。别的事情,现下都能有办法解决,只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阿史那摄图在草原驰骋十六年未尝败绩,现下他还从未正面与我军交锋,谁知道他一旦准备下来,我朝有谁抵挡得住啊……”

    提起这个,季涟不由得捏了捏太阳穴,大感头痛。

    玦儿皱皱眉问道:“真有这么可怕么?你在金陵,不也和你五叔打过仗,不也有带兵的人么?嗯嗯,还有你今年不是选了武科的么,一个都用不上?”

    季涟捏着她的脸蛋笑道:“这些事情你就不懂了,那些不过是小打小闹,一招错了下一招还能补回来。要是阿史那摄图真有进吞中原的野心,那时要是一子错,可就真是满盘皆输了。他在准备,我们也得准备啊。今年武科选出的人多,那是因为好些年没什么人来考武科所以此次倾巢而出,这些人都是家学渊源,以后就难了,有什么法子能长期源源不断的向朝廷输入武将就好了。光有这些还不行,我还需要一个三军统帅,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的主帅啊。”

    一说起武将和三军统帅,季涟又是愁眉深锁。

    “为什么阿季你有这么多文官,而且每三年就出来一堆新的天天愁没有地方放,却这么缺武将呢?”玦儿寻思半晌,问道。

    “因为哪里都有书院,天下的士子读书就是为了入仕,学而优则仕嘛,这个道理你也不懂?”季涟笑着摇摇头,突然顿住,盯着玦儿望了半晌才道:“你这个主意好。”

    玦儿仍是茫然,问道:“我什么主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