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如玥”二字,“贱内闺名蕙玉,所以取了这个玉旁,师太赐字为玦,所以我们寻思着这名字左右也是和月亮相关的,就取了这个字,不知师太以为如何?”孙璞和夫人都满脸期待望着女尼。
“此名甚好,下个月就要摆满月酒了吧?不知道孙少爷都请了些什么人?”女尼笑道。
“师太不必如此客气,在下表字怀蓼,师太唤在下怀蓼即可。左右不过请些杭州城的官老爷,还有几个平时走动的亲戚,哦,对了,城东张家和我们家世代交好,张夫人听说内子生了个千金,已派了人送来礼金,还说明日就要过来探望。”
无花师太微笑颔,那位张夫人,想必就是那位生了个太子妃,人人称羡的那位了。又看着眼前这一对夫妇恩爱甚笃的样子,不知怎地想起一句话,在这种时候想起这个,真是不太吉利,觉得自己也是多心,自嘲的摇了摇头。
孙璞又和无花师太略谈了一下这杭州城的种种风物,提起(,)
这些孙璞似乎有些兴奋,想来是因为家居于此,尤为骄傲的缘故。无花师太因听得下人说这孙璞少年时也曾四处游历,于是也谈了谈自己这些年云游的经历,主要集中在佛刻和山水之上。不过马上孙璞就现这无花师太似乎对吃的东西最感兴趣,从西都长安的裤带面讲到东都洛阳的水席,简直口水都要掉出来了。
孙璞一手拍着案几,一手拉着杜蕙玉道:“我前几日还一直以为师太是一个方外高人,不食人间烟火的那一种。今日一席话,倒觉得师太更像先朝的名士,不拘小节,率性而为,是真名士自风流啊!”,杜蕙玉也是抿嘴低笑,直说师太也真是一个奇人云云。
可能是对美食的共同兴趣引的亲切感,孙璞和杜蕙玉接下来的几天便一直泡在无花师太的偏院,和师太畅论古今,神游天下名山大川,有时无花师太也讲讲佛经故事,和蕙玉往常听的那些枯燥的佛经颇为不同,极是生动有趣,常听得前俯后仰的。师太心想,这夫妇二人平时在人前都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样子,其实还是小孩子心性未脱,藏着几分稚气呢。
更让人称奇的是,每次这对夫妇到偏院来时,都会现师太在摆弄一些新鲜玩意,比如某日看见小环在几块木板上画各样的树叶形状,每片树叶皆有一尺来长,四五寸宽,第二天再去时,现有两块木板已经被锯成树叶状,打磨得光滑细腻,还漆上了蕉叶的颜色,画着墨色的叶筋,纹理画的也是深浅有致,又用石黄乳金在上面题着各色词句,挂在屋内的墙壁上。孙璞细看过去,一个写着“秋阴不散霜飞晚”,另一片上写着“留得枯荷听雨声”,两片斜斜的挂在粉壁上,一高一低,看起来位置刚刚好。
蕙玉一面拍手一面揶揄孙璞道:“你往日还总是自诩文人雅士,今儿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文人雅士吧?”孙璞看着这一日一日被改造的偏院,也赞叹不已,原本还怕请了个尼姑给女儿做教习,以后女儿一点童真都没有了,谁曾想这师太享受生活的能力比自己还要高出好几分,想起这一年来因为蕙玉怀孕的缘故,自己也轻易不敢出门,这下子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一两年间又不会一下子长大,可以放松放松了,便提议说请师太过了新春和他们夫妇一起出去赏西湖。
如玥的满月酒做的甚为隆重,孙家包下了城里最出名的百年老字号云来酒楼,做了三日的流水席。满月酒之后,孙璞夫妇和无花师太已经可说的上是无话不谈了,每日除了闲杂琐事要处理外,第一要务就是去偏院找无花师太纵论古今。慢慢的除夕近了,孙璞夫妇便忙着祭祖的各项事宜,好在孙家祖宗并不算多,孙老爷又只有孙璞一个独子,孙璞本人尚未纳妾——也就是说,孙府上下正经要祭祖的,也没有几个人。
这一日
第 二 章 闲拈蕉叶题诗咏-->>(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