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大的隶字却是白底黑字的将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君乃吾之肱骨也。吾既以兵事委君自然信君之能力荷以留守之重责任以专权。扩军整兵之事君自可会同有关将佐地方幕僚为之何必非要吾在一旁?有关要求条例于令上都已经交代的清清楚楚了君非要吾返回荆州方可为之是作态焉亦或是其他?”
文字不多却是恩威并施尤其是到了最后更是字字诛心。虽然庞统并不把这些诛心言语看得很重但读到了此处他却也明白事情已经到了一个决断的时候了。除非自己想走人不干否则也只有按照主公令书上所说的那样由自己来负责荆南军队的整编了。
“算了做就做罢!其实这也是主公对我的信任呢。”庞统小声的这样说着悄悄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微微的耸了耸肩膀或许他在放宽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李晟压在自己身上的这个担子的重量了吧。
七月初一庞统令包括江陵太守赵云在内的所有将军除留一名副手与驻地统领兵务之外全部汇聚到长沙城内开始商议整军事宜。七月初六众人到齐庞统乃于太守府东厅召开会议商讨此事。就一开始向从各地归来的将军们声明了这次整军的缘由和目的之后庞统便命人将早就命书办抄滕了十数份的整军令书布了下去让这些将军们端看以便听取他们的意见。虽然在这些将军之中很有些是大字不识一个之辈但庞统早就命人各在他们身边配备了一名文书专门负责向他们解释令书上总总务必要让他们明白这整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晟的大军如今拥有十万之众这是算上了作为俘虏的赤壁降兵在内的数字。考虑到新降之人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等问题就一般而言李晟方面是不把这自赤壁之战中得到的三万人马计算在自己军队数量之内的。因此李晟方称自己的人马时都说自己有七万带甲之众。这是李晟实实在在的军事实力也是李晟赖以在赤壁与曹操交手并趁机夺了襄阳和江陵的实力所在。就外人而言他们所探到的军队数量也就是这个数――在这一点上李晟并不像江东那边总把自己的兵力藏着掖着而是明明白白的公开出来。
如果只是单纯的整军那牵扯到的也就是李晟作为自己军事实力所在的七万人众。但由于此刻李晟乃是在整军之上又加了扩军二字使得庞统和将军们都不得不把那在赤壁之战投降过来的士卒也考虑在了其中。毕竟他们原来也都是兵虽然在忠诚士气方面庞统这边还不敢打满满的保票但在身为士兵的实力和训练程度上却是比那些由平民征召上来的新兵要好上许多了。与庞统同样坐着的将军们似乎更喜欢把这些降兵编入自己的麾下。
这当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些降兵拥有的实战经验可是李晟军中的这些士兵所不能比拟的。事实上作为与孙权、刘备相并立的李晟这一方手中的军队几乎都是青涩的可以的新兵。除了甘宁的水军之外在赤壁之战前李晟军中的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大战的经验非但如此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第一次走上战场。若非有李晟、庞统、诸葛亮这三个强人前思后虑的照看着又有赤壁之战完全是压着对方打的顺利之战的缘故只怕出阵就面临如此大考验的李晟军在经历了这么一场大烽火之后所剩的人数将不到最初征召一半。无论训练是多么艰苦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和已然经历了烽烟的老兵之间的差距永远都是天和地的分别。即使那天地有时看来也只是一线之隔。
李晟军的主力也就是那七万人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作为李晟长沙太守的长沙城防部队人数约有五千;另一个则是李晟成为长沙太守之后谋求自立而私自征兆的部分大约是六万五千人。虽然在李晟立军之初就考虑到了未经战场的新兵是很难以直接参加大规模战斗的事情并有意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参加“剿匪”任务的城防部队与自己的私军进行一些轮换以求让私军也具备有一定的实战经验然而那时毕竟还有刘表看着李晟无论如何也不敢把这样的举动做得太大以致就这么数量的轮换下来李晟军中只经过训练而没粘过血腥的人还是占了三分之一以上令李晟颇感头痛。
赤壁之战虽然过去自己这边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李晟和他的军师们都明白这胜利是由多方面原因合成的并不完全是自己这边单独努力的结果。知道所谓历史的李晟明白在赤壁之战以后已然成功的代替了刘备在荆州之地位的自己所将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在这个挑战刚刚开局的现在他所控制的地盘远比历史上刘备所拥有的要强大的多但与本身已经具备了强大实力的曹操和孙权相比自己这边还是孱弱的很。为了能够迅的扩张自己的实力李晟这才决定迅的夺取交州充实自己军中的钱财并在诸葛亮的提点之下让庞统直接进行军队的整编和扩充。
李晟军的整军方案是在原来李晟私军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稍加变动而成的即以:
自李晟以下设立军令处和军政处两大机构军令负责军队驻防战略战术的策划、安排等与作战有关的事宜军政处则负责军队粮草银饷的放军械物资的调用各监军的安排及其信息情报的汇总等等。
在编制上以五人为伍包含正副伍长各一名;五伍二十五人为排包括正副裨尉一名排中设直属伍一由副裨尉直接统领;六排一百五十人为一标设正副偏尉各一名并监军一名;五标七百五十人为一曲设正副裨校各一名并监军一名;五曲并一加强标四千人为一营由偏校领军设正副偏校及监军一名;五营并加强标两万一千人为一军设正副军将各一名并监军一名。
行军作战上以曲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常设营而不长设军。各营平时驻守地方战时则由军令处抽调各营组为一军并委派将军统领。战时将军对各营拥有绝对的管理权而这个管理权在战后除了有特殊的必要之外即行解散。
在训练和装备的统一上李晟的整军计划中将自己现有的十万多人整编成二十五个营。其中长枪整编营四个弓箭整编营四个骑兵整编营三个步兵混合营六个水兵营四个水兵6战营一个工兵营三个。
所谓长枪整编营则是大盾兵与长枪兵混合的编制:即一伍中有两名大盾兵、三名长枪手。大盾兵装备一人半高的巨盾一面手弩一把短剑一把投枪三支以皮甲为护具立于队伍的最前方作战时以巨盾着地侧身以肩抵盾以投枪及远以手弩及近;长枪手根据各自所占的位置不同装备一丈到三丈不等的长枪一支投枪五把以皮甲为护具立于大盾兵之后以投枪及远、长枪及近形成枪林之势平推应敌。
所谓弓箭整编营则是大盾兵与弓箭手混合的编制:即一伍之中有两名大盾兵三名步弓手。大盾兵装备一人半高的巨盾一面手弩一把短剑一把投枪三支以皮甲为护具立于队伍的最前方作战时以巨盾着地侧身以肩抵盾以投枪及远以手弩及近;步弓手装备弓一把矢两壶手弩一把矢二十支短剑一把以皮甲为护具立于大盾兵之后以弓箭及远手弩及近。
整编骑兵营为轻甲骑兵的编制骑兵着皮甲配丈八长枪一把投枪五支马刀一把弓一矢五十一人双马。战时先以弓箭至远处攻击而后接近以投枪及敌乱方可以长枪执手布阵冲锋。(马刀为李晟军新的装备刀长四尺可单手把握刀身厚重开单刃以取代原本装备于军中的斩马剑。)
步兵营则是用于近战、混战的编制一伍之中备刀手一名枪兵两
第十三章 荆南整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