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赵涵不在身边的日子(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有些发白,小圆圆的眼角还挂着泪。林原和有点纳闷,这母女俩怎么就干上了?

    一问原因,林原和才明白。圆圆刚回来的时候中文不太好,林岚就一直强化她的中文能力。在幼儿园跟小朋友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圆圆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但是,英文能力退步了。本来林岚还没注意。最近有一对夫妇也从国外回到了学校。他们的儿子跟圆圆年龄相仿,情况类似――也是在国外长大的,中文能力很差。两个小孩一起玩的时候,林岚发现,圆圆的英文居然有些磕磕巴巴,跟另外一个小孩用英语交流有些困难。这让林岚有些头痛――圆圆从小就会说英文,现在丢了,实在可惜。她准备给圆圆补习英语。可惜,圆圆不买账。她刚上小学,学英语有什么用?周围的同学谁也不会,她一个人对谁去说?林岚就要求圆圆在家里用英语说话――正好跟在美国的时候相反。可圆圆的表现也正好跟在美国的时候相反。在美国的时候,父母用中文交谈,她一直用英文谈,林岚纠正了很多次都不行。最后只能让她中英夹杂着谈。现在可好,要求她用英语在家交谈,圆圆却是一个英语单词都不愿意往外蹦。母女俩就为这事在斗气呢!

    “没事,圆圆年纪小,应该先学好母语,那就是中文。她刚开始学话就说的是中文。”林原和劝解道。

    “可这样不亏了吗?她正好有这个机会和条件学双语。英语放弃了,多可惜!”林岚道。

    “有什么可惜的?不学好母语,怎么能学好外语。别听那些狗屁专家的话。小孩子要搞什么双语教学?到最后母语没学好,外语也学不好。你看看新加坡吧,算是双语教育吧?除了极少数人,大部份人英语烂,中文更烂。这种双语教育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得侧重一种语言。新加坡还不是以英语为主?”林原和道。

    “可是这么好的条件……”林岚犹豫道。

    “没有什么可是的。你要想圆圆将来真学得好,就让她好好学中文。英语有点接触就行,别让她多花精力。有这点时间,还不如让她多背点古诗,背一些简短的古文。外语,等她大点了再好好学,来得及。”林原和道。

    “就是不想让她将来吃太多苦么。当年我们学英语,多苦啊!”林岚道。

    “学语言,是一辈子的事情。母语要学一辈子,外语也要学一辈子。再说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林原和道。

    “从小进行双语培养,长大可以轻松很多……”林岚还是有点舍不得。

    “别做梦!我的英语算好了吧?至少在我们学校还算行吧?外语系的人做学术分析比我强得多,但未必能写出我那一手文章来。这不吹牛吧?”林原和问道。

    林岚点了点头。

    “可你看我翻译过文章吗?”林原和道。

    林岚仔细回忆后才发现,林原和做过口译,但从没做过笔译。她也觉得有些奇怪,问道:“咦,这是为什么?”

    林原和叹口气道:“笔译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做不了笔译,是因为我的中文能力不够,不是英文能力不行!无论中翻英和英翻中,除了需要理解全文外,需要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地()找到[望书阁]对应的书面表达方式,还需要有点文采。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掌握好母语。让我翻译文章,我宁可按照原文的意思重写一篇,那还可能拿得出手。可是让我逐词逐句地翻译,翻出来的文章很难读。单个句子还行,可整篇文章读起来就是很别扭。这里面不仅牵涉到词汇和语句组合,还有思维方式的原因。”

    “那么多年,翻译这项本事我就一直没学会。能真正用英语和中文思考的人是极少数人。这不光是一般性的思维,还有整个抽象思维。对极大多数人来说,必须用母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用外语思考,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不可能做

第八十八章 赵涵不在身边的日子(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