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闲话经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经济共同体。”

    “李斯特主义的主张,对外强调保护,对内强调形成统一市场。他的理论精髓,是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能进行国际竞争。李斯特没有排除国际分工,也没有要求什么东西都在本国生产。生产力的提高没有要求每个行业、每样产品都能竞争。李斯特主义传到发展中国家后,在一些国家居然演变成了不要国际分工的内向型经济。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即使象美国、德国这样的国家,也不可能仅依赖于自身而在这个世界生存发展下去。一些人口、资源都不大的小国,也要搞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是一个悲剧。”

    “李斯特主义的提出,针对的是当时流行的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古典自由经济理论。李斯特没有说自由经济理论不对,而只是说落后国家要发展经济,自由贸易应当‘缓行’,不是‘永远不行’。他反对劳动价值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在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让落后国家能挤进发达行列,可以和发达国家进行公平交易。但李斯特主义传到20世纪60年代的新**国家时,变成了不公平交易论。新**国家都想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这根本就是荒谬的。李斯特本人对他的理论有严格的适用要求,对大部份小国来说,根本就不符合条件。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没有超出这个体系。马克思本人也是个国际主义者或者全球主义者,这跟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马克思对李斯特的评价很低。”

    “二战后,古典经济理论和凯恩斯主义、李斯特主义都流行了起来。这在gatt当中就反应出来。世贸组织前几年才成立。从gatt到世贸,最大的阻力一直就是美国。所以我说,美国没有自由贸易的传统。而现在,我们入世的最大阻力也是来自于美国。”

    “凯恩斯主义,是对古典自由经济的颠覆。这和李斯特主义不一样。李斯特主义也强调国家的作用,但没有颠覆自由经济理论,只是认为后进国家需要一段缓冲保护期来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为了将来,牺牲一部份现在利益。对内,李斯特主义就要求自由经济。而凯恩斯主义,认为存在着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所以需要国家干预。贸易保护和鼓励出口,目的是维持就业。私人投资不足,需要国家投资予以补充,还要促进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根本没考虑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强调的是为了现在,牺牲将来。对发达国家影响还不算大,他们的生产力水平高,牺牲一点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过去很穷,现在也不富裕,将来还不知道。透支未来收益的办法如果没有生产力水平的同步提高,就会造成灾难。尤其是储蓄,很多发展中国家储蓄率不高,那指望怎么发展?只有拼命借债。这次东南亚经济危机一样。也可以看做是凯恩斯主义的失败。”

    “其实,经济危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一直存在。就好比人总要感冒一样,这是市场经济本身的一个调节。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经济危机时有发生,但不是特别大。通过经济危机来强制改进经济结构,这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但象1929到1933这样的大萧条,那是从没有过的。我认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进入垄断以后的后果。资本的集中,减少了平时小危机的可能,但是一旦爆发,一定会更疯狂,更有灾难性。好比练武的人身强体壮,平时感冒少,但练武的人一定比普通人长命吗?不见得。由于逞强好斗,短命的可能更大。而凯恩斯,正是从如何应对经济危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但这套理论本意是通过在危机时通过不同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来解决危机,逐步演变成国家对经济全面、无时无刻不在的干预。这本身就有问题。好比人,本来感冒时才吃药,到最后变成了每天必须吃药。”

    夏韵惊讶地望着林原和,今天林原和讲的和前些天讲的似乎有些不同。林原和又回到了自由经济的理论上?

    “林县长,听你的意思,你还是赞同自由经济?”夏韵问道。

    “不是的。不同的经济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主张。在这点上,我跟经济学家不一样。经济学家会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我不用贴。市场经济要发展,首先需要货币资本,这是重商主义阶段。有些后进国家要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发展,需要李斯特主义。为了解决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国家对经济要调控,需要凯恩斯主义。经济的自由化,是个目标,但还有点遥远。有的经济学家,说所有经济学家都是自由经济主义者,这是以偏概全。好比数学。数学最初就是从数数开始。1+1=2,这是数学的基础,不需要证明。但认为整个数学体系就是1+1,那还需要学习数学干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1+1=2。自由经济理论,市场机制,是研究ghk经济问题的一个基础。但整个经济现实,远比‘看不见的手’这么一个幼稚模型要复杂得多。这样的经济学家的话能当真,那猴子都可以开飞机了。经济学界中流传一句话,十个经济学家在一起,就会产生第十一个经济学家。”林原和说到最后,笑了。

    大家也笑了。

    “那产权问题呢?”夏韵又问道。

    “产权问题在经济学家的设想中比较简单,但实际很复杂。清晰的产权不是那么好界定的。实际上,西方给俄罗斯经济转型就开了两剂药方。一是‘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说价值规律也行;二是科斯定理,就是要界定产权。但实际上现在俄罗斯的情况怎么样?成熟的市场机制以及能清晰界定的产权,本身就是极其稀缺的资源。一个新兴国家或者转型国家,怎么可能在几年内形成或者得到?界定产权需要巨大的成本,很不容易。”林原和想了想,还是不说下去了。总的来说,他的理论多少带着点保守色彩,未必适合大家的胃口。

    钟汶和夏韵也借此告辞离开了。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叁打不六点更G好H看K点康母:名义夫妻最新首发就在三打不溜点更G好H看K点康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