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一来安全上有保证。而来保定和汉阳可以说是仅次于天津和上海的重工业最为完善的的区。当然如果宽裕的话上海最好也放置一台。或是干脆将这两台中的一台移送至上海。只是它太重了。不方便移动……”
谭延听后看看眼前这个庞然大物。嘴中好似无意识的说道:“是啊。这大家伙是太重了……”
瑞阳钢铁厂的这两台水压机单个重量都过了三十吨。在这个缺乏大型起重设备的时代。为了制造这两台巨大的水压机。科技工作者们可没少花心思。如果将它们当中的一台挪挪窝其困难是不可想象的。哪怕曹妃甸工业区和上海钢铁厂都是临海有己的专用码头。那工程量和技术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最好的办法便是在需要的的方就的制造――徐建寅提出的汉阳和保定都有这样的能力。当然上海也有。只是上海和曹妃甸都缺乏足够的安全保证。而且再多建一台似乎有些浪费。
不过想了想之后。谭延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无论是保定、汉阳、上海。甚至是眼前眼前的瑞阳钢铁厂。这都不是己的产业么?!保定有己的隆盛机器厂和雷龙枪炮厂、汉阳有汉阳钢铁厂、上海是上海钢铁厂。这都是己的核心重工业产业。一台水压机的价格是不低。但是在工业价值上却是物有所值。也许在徐建寅脑中认为中国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型水压机。但是在谭延看来却是未必――中国重工业虽然欣欣向荣。但是相对于这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而言不过是刚刚开始。谁也不能这么准确的预料今后会是什么样子。
最重要的是上海有江南船厂和瑞阳钢铁厂。在那里直接加工战舰用的装甲钢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大头都花出去了。他谭延难道还会在乎一台大型水压机的价钱么?大型水压机固然造价昂贵。但是与战列舰这样的大型海军装备交易相比却有算不上什么了!
谭延对此没有做任何评价。到时候会派人与徐建寅联系。这个建造万吨级水压机的攻关小组还有很大的用处。如果可以的话。给这个小组足够的科研资金支持。他们也许会造出更大的水压机。随后谭延有参观了瑞阳钢铁厂的冶炼高炉和专门负责冶炼有色金属的厂区――中国的有色金属。尤其是铜、铝都很缺乏。偏偏这两种金属是重要的军事物资。
目前中国工业展水平还用不了这么多的铜和铝。所以有色金属冶炼厂区的一期规模并不大。工厂出产的铜锭除了供应给所需要的工业部门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客户便是中国银行的铸币局。不过在谭延看来。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厂将会在三年之内完成二期工程。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还要小步快跑加紧三期工程建设。
一战火炮的威力被挥的淋漓尽致。像中队在海参崴战役中一天几万炮弹在当时看来是已经是一个战争史之最。但是巴尔干冲突中更加明确了火炮一天当中消耗的炮弹数量在不断的增长的趋势。所有的炮弹外壳可都离不开铜。眼下已经是年。谭延知己的一些动作对历史影响越来越大。他也不敢绝对保证一战会“如期”爆。眼下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开始囤积军事物资。在战争爆的时候不敢说把战争的好处占尽。至少也不能让美国人太过的意。
当然谭延还是希望战争能够晚一些爆。至少要“如期”爆。提早爆战争只能让他苦心展的造舰产业损失惨重。至少东云级战列舰还有战列巡洋舰等这样利润丰厚的大型战舰会因为战争爆失去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大客户德国。正因为如此。谭延才对和美国达成军备限制性条约有一点动力――中国和美国的海军装备限制性条约一旦达成。这势必会影响到欧洲。英德在谈判桌上扯皮两三年最后还是免不了谈崩的结局。但是却可以给中国争取一些参与大战的资本。
战争储备不仅仅是有色金属。战列舰的巨额交易固然是激动人心。但是相比之下炸药等现代战争必不可缺少的军事物资虽然价格比较低。但架不住量大。积少成多所获的利润若是说过战列舰利润。谭延是绝对不会怀疑的――欧洲战场的大型战役。一天双方打出去几十万炮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步炮协同战术还没有成熟的时代。连续数天的炮火准备这需要多少炸药才可以满足?!
谭延想要战争财就必须要有最起码的资本。最令他感到难以取舍的是以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炸药工厂。而且一战一旦打完这炸药生产肯定是过剩。到时候工厂规模要缩减。这也就意味着要裁员――他好不容易才将手拿锄头的农民变成工人。然舍不的再将熟练工打回原形。不过幸好炸药生产是一个典型的高危工作。对于员工的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现在谭延的炸药工厂建设正常。但是却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来培养炸药工人。
这几天守病房。请多担待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