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七章 洋务干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初另外张之洞手下的两位洋务干将。对于王秉恩和张之洞他只能说声抱歉――他己也认识到在文化继承方面。繁体字比简体字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目前中国需要的不是满的的国学大师。而是越来越多具备现代化知识的科技人才。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文化传统必须要为国家存亡让路。

    有人说谭延一意孤行的推行简体字是“亡国灭种之先兆”。不过他们却没有看到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物古迹。仅仅一个北京市市政改造就白白耗费了巨额资金。而谭延从二十年前便开始搜集保护古董文物防止文物外流。而在市面上收购古玩字画。尤其是在《永乐大典》上和外国传教士、商人展开竞争――当翁同的意的弟子盛昱高呼谭延推广简体字是“不肖子孙”的时候。谭延也毫不犹豫的将他当年偷窃《永乐大典》并且以每本二十两银子卖给外国古董商人的事情给抖落出来。这件当年不了了之的丑闻被再次被人翻老账后。传闻也是越来越邪乎。就和当年如出一辙。由“盛昱偷书”变成“翁师傅偷书”。弄的常熟翁氏家族急忙出来登报辟谣。

    不过谭延在推广简体字上并没有不准使用繁体字。只是政府公文和教育上使用简体字。而从小学至中学阶段的教育课程中。都有《国学》必修课。而在大学中《国学》学分更是大学毕业生能否毕业的重要门槛――从小学至大学的《国学》课程所使用的教科书可都是规规矩矩的繁体竖排版!当然《国学》课程的教科书难度肯定是降低了。不过在谭延的重视下。中国新的教育体制是很重视中国古典文化传承的。至少在审阅过各级《国学》教科书之后。他认为己做的远比后世的教育体制对文化传承方面要强的多。

    与王秉恩不同。蔡锡勇和徐建寅对于这些事情反应都比较迟钝一些。而且在他们看来使用简体字是非常别扭。毕竟他们大半辈子都是用繁体字。不过没有关系。政府并不排斥非此即彼的排斥繁体字。正规的公文报告然有人替他们誊抄成简体字。他们依旧我行我素的使用繁体字。目前绝大多数上了年纪的科技工作者和徐建寅的做法差不多。就算没有达到徐建寅这种级别专门会有人代替誊抄简体公文的科技工作者。向上面递交繁体版也是无所谓的。

    谭延心中看的很清楚。简体字推广只是为了提高国民识字和书写的效率。这是政治上的决策。而非学术上的争论。这也是他放过那些繁体字“死忠”的原因所在。也许前生他就是一个科研人员。在他心中学术科研最大。政治不能强加于学术争论之上。学术争论更不能带有政治色彩!

    谭延走上前去拍拍水压机巨大的工作面说道:“它的运行情况如何?各项技术性能是否理想?”

    “目前这两台水压机工作一切正常。当初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如此重要的工作母机必须要先保证其工作平稳。再者便是它的工作寿命。所以开始设计建造的时候费了些功夫。现在用起来只需要注意维护保养即可……”徐建寅笑着说道。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搞实务的人要的便是务实。徐先生真是辛苦了!”谭延由衷的说道。

    “目前中国海军装备贸易很重要。战舰越造越大。而装甲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汉阳钢铁厂最初引进的美国和德国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技术要求。有了这一万两千吨的水压机。在大型战舰的动力和装甲钢方面才可以更有保障……不过寅以为曹妃甸临海。钢铁厂乃是容易遭受战舰攻击的范围。我海军之勇是不必担心这里的安全。但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谭延很快便明白徐建寅话中的意思。笑着说道:“徐先生之言真乃真知灼见!的确。不要说我们的重工业。就是全国的经济精华的区都集中在沿海。我们还不是英国这样第一海洋强国。还无法保证己的海防真的便是稳如泰山。就是英国人己也缺乏足够的信。否则欧洲也不会因为海军装备而展开毫无理性的竞赛了……我昨天才看过关于水压机的资料。从美国在十六年前建造了第一台过万吨级的水压机后。这种高端工业设备便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现在我们己也能够制造万吨级水压机。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不过相对于国内越来越旺盛的工业品需求并且考虑到安全措施。我想至少要有两台同类型的水压机留在内6更稳妥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政府会认真考虑。到时候可能会劳烦徐先生为此奔波……”

    徐建寅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万吨级水压机虽然是机械加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母机。但是其造价也是非常高昂。视其利用率和现在国内的工业情况而言。四台这样一万两千吨级的大型水压机应该可以应付国内工业建设的需要……寅以为若是能够再建造两台这样的大型水压机。最好分别放置在汉阳和保

第三百五十七章 洋务干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