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9章 小喇叭记者采访(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新闻媒体的女记者,吃得很香甜。黄黄的玉米饼子,黄黄的玉米粥,一盘切得精细的咸菜条,特意拌了香油,一盘自家腌的糖蒜,每人一个平时是吃不上的腌鸡蛋。这鸡蛋腌得流黄油。桌上还有一大碗蒸红著。

    特别是来自天津的张希珍,对这样的饭菜,觉得真是新鲜啊,一边吃着一边赞叹不已。

    吃完早饭,正宗其事地,两位“小喇叭”女记者开始对龙小井采访。

    因为张希珍和郭秀枝睡在西屋,龙小井怕在西屋里采访人家觉得不太方便,就想在东屋里采访。谁知张希珍道:“东屋里大娘要做针线活吧,别打扰大娘了,咱们到西屋里谈吧。”

    既然人家不介意,龙小井还怕什么,跟着她俩就进了西屋。

    虽然是农家房子,可由于张希珍和郭秀枝的进住,屋里便多了一种气息。

    所以,龙小井没有往炕上坐,他坐在炕下的一把木椅上。小井娘在炕上摆了饭桌,给三人沏了一大壶茶,把茶壶茶杯放到桌上就出去了。

    张希珍和郭秀枝隔着这张小桌,一边一个,坐在炕沿上,胳膊肘支在桌上,这样好写字,腿顺着炕沿耷拉下来。

    两人都是苗条身材,细长的腿,这个沿炕而坐的姿势,别有一番风韵。

    因为是在两人住的屋子里采访,两人便有了主人的含意,所以郭秀枝主动给龙小井倒了杯茶,递到龙小井的手里。

    龙小井也不客气,把茶杯捧在手里,这样觉得手暖和。

    一个来自未来33年的京都资深记者接受1977年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小喇叭”女记者的采访,便在一个农家小屋子里开始了。

    窗外北风阵阵,屋内茶香飘飘。

    龙小井不动声色,且看这两位记者如何采访。

    说是记者,其实就是本县培训的略懂点新闻aBnetbsp;张希珍是广播站站长,所以这采访当然以她提问为主。别看是最基层的新闻媒体的女记者,可这提问却严格按照程序一本正经哪个环节也不少。

    “你的姓名?”

    “龙小井。”

    “你是龙庄子人吧。”

    “是。”

    “说说你遵照伟大领袖**教导抓革命促生产的事迹吧。”

    “俺有什么事迹,不过就是弄点动物玩玩吗?”

    “哎,话不能这样说呀,龙小井,你要从提高革命觉悟上来认识你搞的百畜园的深远的政治意义呀,比如,你搞的百畜园里,养的动物不是为你自己,也不是为你的村民,是为了支援世界革命,让全世界早日实在**……”

    听着从那张白晰的脸上的那张漂亮的小嘴里跳出来的这些那个年代才有的话,龙小井真想笑出来,不过他忍住了。

    龙小井忍住笑,道:“张站长,俺是个小小少年,才14岁,哪里懂得世界革命啊,再说了,就是俺懂得一点,俺也没这个能力让全世界早日实现**啊,张站长,

第099章 小喇叭记者采访(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