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喧嚣,人世纷争,只身寓居沉湖小镇。这一靓丽转身——张巧珍回娘家了,是她做梦的也想到的,顿觉一身轻松。这里,环境静谧优雅,人们亲切的面庞,扑面而来的泥土芬芳。令她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尘埃凢许浮躁、数缕杂念,荡然无存。淡泊明志、超然物外換来了心境的宁静和净化。往昔成功也好,辉煌也罢,一切已成过时的皇历,一切已成过去。此刻,仿佛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返朴归真感,在天地良心间荡漾、飘忽、升腾、沉潜,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落叶归根?难于言表。当她闻知她新弟子黄锦华们获奖喜讯后,一股从未有过的巨大感动弥漫心间。她猛然推开窗户,举头遥望脉旺故乡。耳畔传来百川归流的汉江奔流不息的浪涛声,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她想到温馨的故土,她想到纯朴的父老乡亲,她想到长辞人世的父母。是的,她的父母亲人们都走了,都永远走了。但是,不!我有更多的父母亲人——楚剧观众。是他们疼我养我,是他们给我梦想与希望,是他们给我信心与力量,是他们给我鲜花与掌声。他们的爱宛若这清澈明净的江水,滋润着我的心,抚育着我的成长。假如没有他们,我这个被遗弃的黄毛丫头生死如何?生活怎样?我将会是什么?真的不堪设想。是的,生活中有忧伤,有苦难,有风刀霜剑和骤雨狂风。但是,我坚信人生决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角逐,归根结底是一场前仆后继、激烈而友好的荒野接力长跑赛。这赛事尚未结束,我还得尽力,我还得感恩回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于是,她默默自语:我亲爱的学生们,我也许没什么成功秘诀教给你们,但我要真诚地告诉你们:我既然是从前辈大师们手中接过楚剧的大旗,踩着他们的肩膀,登上山头,仰望星空的。那么,请你们也接过我手中的楚剧大旗,踩着我的肩膀,登上山头,去仰望星空。让我们用一截截生命来连接楚剧大业,使它薪火绵延,世代相传!让她真正成为“谢不了幕的演出,落不了幕的艺术……” 当下的人们常常求索并发问: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是成功人士?窃以为对任何人富有公心的人归根到底来说,历史最终接受的不是名声大小,也不是地位高低,更不是财富多寡。而是为人民做了点有益的事,而是有一颗超凡脱俗心,而是一条坦诚而透彻的生命。因为生活的真谛不在於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能給予你的同胞、社會、人類多少。也许正基于此,人民记住了张巧珍。 自从巧珍来汉川那天起,这里城乡的街头巷尾、田头地角又开始听到那个妇孺皆知的“杜仙下凡”的神话传说── 杜韫仙姑临汉川,天道酬勤缔夙缘; 采摘灵芝医众患,授歌教舞美名传…… 其实,张巧珍绝非什么仙,“七仙女”那只是在舞台上,是戏,不是现实。她台下也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正如你、我、他(她)大家一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仅此而已。 若问張巧珍平生最喜欢的名言是什么?平心静气地说,还是文化大师巴金关于“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论点的更新版: “生活一场博斗。我们生活为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的不錯。”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張巧珍这场与人生政治和艺术政治拚博战争的结局,不是不幸者,而是幸运者;不是失者败者,而是胜利者;不是悲剧色彩的人物,更不是、不是悲剧──而是恰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所说: “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亦悲亦喜、亦庒亦谐、轻松而略带辛酸的人间喜剧。搜读阁小说阅读网.sod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