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姊归回来的小美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精。公元前36年,昭君被汉元帝选秀入京。元帝为保两国永修和好,选遣她与北匈奴单于缔结良缘。提到昭君,人们也不难想到落雁的成语典故:那是昭君出塞路上,她勒住马头频频回首故国,悲痛欲绝,不禁拨动琴弦,奏起悲伤哀婉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动听的琴声,看到美丽的女子,忘记摆动翅膀,纷纷坠落地下。可见昭君美貌非凡。故后人称姊归为“美女之乡”。  那年,杨家千金小姐刚满两岁,她圆月似的小脸,闪亮的大眼,鲜艳洋气的打扮深得大家喜爱。街坊邻里惊艳不止,纷纷笑称“姊归小美女”。令人们奇怪的是,她老爱啼哭,其声似含忧伤而刺耳欲聋。是嗔怪父亲忙于民国大事或无故缺席?还是置疑没有人家弄璋之喜那般的隆重?抑或是感到生不逢时,投不逢家,而不愿来到这冷寞、暗淡的人间?当然,也许是提前喊嗓,以作它日大哩……谁知道哩,瞎鼓捣罢了。  “姊归小美女”不是别人,她姓杨,叫群芳,就是日后名震楚天的张巧珍。按生肖预测学看,那年属鸡。其性格:自尊心极强,喜爱热闹场合,希望自己是众人注目的焦点……  1952年某天杨家的天空,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切依然旧景。光阴是个神通广大的魔术师。缤纷与凋零、繁华与惨淡、宠儿与弃子、座上宾与阶下囚,其地位的转换只在它的刹那之间。一个消息传来,顷刻颠覆、改变了小群芳一家所有人的命运。其父杨惠民一夜之间突然失踪,久久不归,杳无音信。原来他已被关进了人民政府的囹圄。原因很简单,因其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当过远安、姊归县县长和中华邮政武汉市邮政局主任。那时叫伪官吏、是反动派。所幸尚无命案,不属民愤极大非杀不可之类。要不,早就血债血还,灰飞烟灭的了。对于女儿和杨家来说,他除了制造灾难还是灾难,苟活与死亡有过之无不及,差不多一码子事。小群芳雨季孩提时的痛苦记忆里唯一的亲人──  那位一年四季穿着黑衣、脸色苍白的母亲。其实她并不是天生偏爱黑衣,过去也曾常穿大红花衣甚至穿绸摆缎。她出身虽一非名门闺秀,二非小家碧玉,乃药铺刘老板的掌上明珠,也属全县倾城之名媛—-刘菊英。年方及笄时,求亲者络绎不绝。此女心高气傲,一一拒之门外。偏偏将金子制成的丘比特之箭射给自已梦中的白马王子──张家的一位仪表堂堂的二少爷。此人虽出身大地主家庭,却倾向劳苦大众,早年投身革命,几经磨砺,逐渐成为黄埔军校同国民党年轻有为的军官。当她第一个女婴张庆珍出生的良辰吉日,惊闻恶耗:他在前线不幸吐血身亡,光荣殉职了。为此,坚强的少妇独伴孤灯,苦熬长夜,整整守寡13个冬夏。在亲、外人的撮合下,这才凑合地踏进高大的杨家门楼。名为县长的太太,实是小妾,充当传宗接代的工具。因为大老婆只生下两个黄毛丫头。偏偏她的肚子也不争气,以至倍受那般冷落。  接连两拨家破人亡,夫离人散,把这个善良的女人从短瞬的“天堂”,打入了永久的十八层地狱。难怪人间年复年,人复人的发出“自古红颜多薄命”慨叹,虽老调重弹,却是大多美人的逼真的写照。  据同治《汉川县志》记载,自元末兵燹以来,“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客户插草立界。”“汉川农民困苦,多靠副业、渔业为生,衣著土布,食米麦,住草舍,兵荒水患,村落为墟。”百姓颠沛流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民间世代流传的《荒年歌》以“三棒鼓”的说唱艺术形式又流传了起来:  荒年歌,唱开口,十人听了九人愁;  天灾**连年有,受苦受难难出头。  甲戌旱灾世少有,万顷谷子粒无收;  磨破屁股车破手,一年辛苦付东流;  钱粮国课阎王债,地主恶霸比蛇毒。  梳子梳了蓖子蓖,刀刮水洗光骨头。  旱灾磨得人半死,乙亥洪涝更添愁;  钟祥倒了狮子口,劈头淹了古城楼;  大小湾子人烟稀,一夜冲得光光溜。  田地屋宇被冲毁,箱子柜子随水流;  庙里菩萨翻筋斗,毒蛇横行烏鸦啾;  水里死尸手拉手,鱼占鸟巢逐人肉。

从姊归回来的小美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